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谜影
  4. 第49章 一位首都医生殉职:最终的生命日记
设置

第49章 一位首都医生殉职:最终的生命日记(1 / 4)


(萧遥)

翟雯敏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深入首都RARS病区一线,面对面采访病患。她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与苍白面容,让太多太多的电视观众泪奔。

她平实出镜,像电影的长镜头。没有舞文弄墨,也没有掉书袋的语句,只用平和而直白的电视语言向外界报道疫情前线的实况。既不煽情也不悲观,镇定地报道京西市RARS疫□□实。

华视记者翟雯敏,终究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自此,她在华国如雷贯耳,在传媒圈更是声名鹊起。这次节目在全国反响爆棚,栏目组收到无数的表扬信和电话、电子邮件。其中,观众们交口赞扬翟雯敏记者:在这个春天,面对RARS疫情的严重危机,她和小伙伴们以战士的姿态冲向战场,以他们的体验填补公众的真实体验,以他们的勇气鼓舞华国公众抗疫的勇气,将成为举国渡过这次疫情危机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甚至有一名观众来电,预言:“今后,我国哪里发生重大新闻,哪里就出现翟雯铭记者的身影!”为此,华视台长特别致电“调查传真”栏目组嘉奖。

不过,翟雯敏对这期节目红遍天感到意外,心想:我们栏目组只是恪尽职守,为观众报道疫情一线实况罢了。另外,她对自己爆红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只是履行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何以获得远远大于付出?晓得自个儿几斤几两,继续扎实做好新闻回报公众。

以前文青的她,跨界做电视新闻,经过一年多修炼跋涉,早就消弭了傲娇气,做事变得沉稳。此时,她急切地想知道,兄长陈梦不会仍然鞭打快马吧。节目播出的当晚,陈梦给翟雯敏打了手机,既没表扬也没责骂:“妹子,送你一句话——一心耕耘,不问收获。”早就了解陈大哥秉性的翟小妹,认定大哥教导的话式一如既往地酷,但对没受到批评颇感意外。

老实说,翟雯敏记者出尽风头,有华国电视台这个国家级传媒平台大大加成。实际上,国内深入RARS病房的第一个记者是广南省《越州晚报》的,第一个电视记者是越州电视台的。《越州晚报》相关报道尽管影响深远,但作为平面媒体不如电视报道来得直观触目;越州电视台相关报道尽管在行内最早,但只是一家市级电视台,辐射力完全比不上国家级的华视。传媒业界无可否认,并赞赏翟雯敏记者勇毅与专业的付出。正是有了她无畏频繁上前线采访,华国观众方能理解当前抗疫之危机,公认翟雯敏是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翟雯敏记者团队拼命采访《RARS首都狙击战》节目,到底花了多少心血?电视观众不了解,可电视圈明白其中的大概代价,唯有“调查传真”栏目组的制片人张纯与团队自己清清楚楚,冒着生命危险拍片子,的的确确来自不易。

采访期间,翟雯敏特意每天量三次体温计,防备自个儿不慎“中彩”倒下。每天醒来,她睡眼惺忪的时候就从床头柜上摸到体温计往腋下一夹,再眯赖床大约6分钟。如果发烧了,不免叹气“姑奶奶,我不幸中招,”赶紧上医院;没有发烧,好彩,也要上医院采访。实际上,每次从医院采访回住处,翟记者免不了紧张兮兮,只是没和团队人员说,免得影响人家工作的心态。

采访期间,这个团队各自住回自己的家吗?瞎掰。怎么可能?制片人张纯,好不容易给下属们租到了一个小酒店。自从卫生部部长和首都市长一道被撤换并公布京西市真实的疫情病例数,本市酒店暗地里不愿意接触RARS病人的顾客入住。所以,所有的店家立马拒绝了张纯预定的生意。他实话实说了团队成员将去隔离病房采访,用意是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直到最后,他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找到一个街坊开的小酒店才搞定。翟雯敏觉得那家小酒店忒不容易,居然让他们住宿,而且服务做了特别安排,蛮细致。店家用两条绳子专门拉出一条去往电梯的通道,并且电梯按钮只能按亮团队住的3楼。况且,给他们安排在最里头的三间房,这一层不许其他客人入住。在空荡荡的长廊靠墙处放置了一排紫外线消毒灯,在乌七八黑的夜里闪闪幽幽的蓝光。远远望去,氛围说不出的诡异。楼层服务员不错,第一天给每个人的房间都打了电话,知会说我们要撤离,你们大伙自己照顾,留了一人一根体温计,每天自己早晚测量两次报给前台。

这家小酒店,背靠一个居民区的会所。之前夜夜笙歌、灯红酒绿。翟雯敏发现,待小伙伴们住进来的首日起,隔壁会所黑灯瞎火、悄无声息。估计被吓跑了,呵呵。

一天夜里,制片人张纯稀奇古怪地跑来酒店住,居然带了一大捧花。翟雯敏们看西洋镜似的,叫他站在地梯口,别过来:“我靠!头儿,这么晚过来干嘛?”大家吐槽,“我们白天紧张采访,还得照顾你,多累赘。快回去。”

张纯解释说,前几天,咱们栏目组不是搞周庆嘛,由于现在疫情没有大搞庆祝,只是栏目组全体成员吃了顿饭罢了。怎么也没想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梦传来其它栏目组人员的埋怨:台里已经出现R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