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谜影
  4. 第39章 业界福尔摩斯济世,大爱报国仁爱育人
设置

第39章 业界福尔摩斯济世,大爱报国仁爱育人(1 / 3)


【萧遥】

当天下午,吴铭记者继续搜集温炎夏医生的公开资料,为专访夯实基础。毕竟,一名异国前人道明,“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记者要想做好采访,必须先做好案头功课。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温炎夏医生,是震邦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终身教授,不愧是华国感染学界的福尔摩斯。

他求学于顶尖的医学院校,从业四十余年,不止是资历深、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医术高明,且师承精湛。要知道,他的老师戴英杰是东华医院感染科创始人。并且,供职科室是华国第一批成立的传染病科室之一,历史悠久。时下,他担任第六届华国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与第八届华国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恩师的精心培育下,温炎夏医生而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挑起华国感染病学的大梁,成为业内泰斗级专家。

作为华国感染界著名临床医学专家,温炎夏医生擅长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特别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临床实践与研究。

在各种专业刊物与媒体报道中,温炎夏医生道出了一生从医的执念,是尽一切力量解除病人苦痛。业界高度评价他,温炎夏医生在“东华感染”坚守、传承了漫漫数十年,在承上启下中奠定了东华感染科在华国感染学科举足轻重的地位。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才能出真知。他明白,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必须深入临床一线,深入到病人中,采集病史,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保证病史采集的可靠性、真实性。从而,温炎夏医生总是走在病人中间,俯身在病床边,检查患者体格,细致入微地观察病情,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客观检验,从疑难杂症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而准确判断病因,对症施治。

直到如今,他尽管年届花甲,每周二、周四依然雷打不动地总查房。这两天他带着科里医生、学生查房,仿佛是院里的“节日”。许多进修或其它科室的医生,如果当天上班没啥事都会赶来捧场,主要是学习,因为温医生的医学知识广泛,而且问诊和气沟通。他不仅仅掌握感染科的医学知识,还懂得大内科其它小科的医术。他坚持每周进行感染科疑难病例讨论,解决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长年累月地奔波在医疗一线,他捕捉疑难杂症中的蛛丝马迹,对发热待查等疑难病症见微知著、判断准确,难免被大家尊称为国内感染界的福尔摩斯。成千上万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在他的“火眼金睛”下得以确诊治愈。

他长期从事传染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既积极参加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且培养了近20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眼下,多名学生已经成才,成为我国感染病各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华国各大医院感染科中,震邦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感染科被誉为“梦之队”。1955年,牛津大学毕业的博士生戴英杰,创建了东华医院传染科。1984年,温炎夏“接棒”出任主任,挑起了传承、守护的职责。现今,他正在有意识物色并培养新的接班人,使后来者承担起发展、创新之重任。事到如今,东华医院感染科两代半医务工作者胼手胝足地走过了筚路蓝缕的科创期,行到崛起的中兴期,扎扎实实地攀过崎岖而寂寞的“华山一条道”。一代又一代感染病学工作者接力奉献,奠定了华山感染在中国感染学科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它连续六年蝉联华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感染与传染专科)排行榜冠军。这来自不易的荣誉,凝聚着东华感染人默默付出的心血。

温炎夏医生是东华感染科的典型楷模,在我国感染和发热性疾病的诊疗方面独树一帜。为此,2013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最高奖。

浏览着温炎夏医生为国家感染病学的奋斗与荣耀,吴铭记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明天,他能采访到华国感染学界的福尔摩斯——温炎夏医生吗?他暗暗盼望,但愿佳音来报。

次日,太阳照常升起,又是新的一天。到了09:55,吴铭记者两眼紧紧地盯着手机,在等待章汶鸿来电。紧张得心砰砰直跳,心潮起伏,对方将传过来怎样的消息?

10:00手机准点响起,他一把抓起,的确是章汶鸿医生来电。对话还没开口,他就迫不及待地问,嗓音有点发颤:“章医生,你的导师同意采访吗?”

“吴记者,你不用紧张兮兮的。昨天我告诉了你,温老师人很和气,平易近人,平等待人。为了说服他接受采访,我特意介绍你报道新闻牛逼,给顺利约访加成。所以,特别提及你去年底独家曝光太西省方原钢铁集团铁矿渣坍塌事件的新闻震动全国。温老师说对这则新闻还有印象,不过没留意记者是谁?”“我告知他,记者就是你。接着提到你今年初向太西省大脑壳实名举报该矿难真相。惊动了总理,最后为枉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