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谜影
  4. 百余白衣天使,拼死接力救“毒王”(续2)
设置

百余白衣天使,拼死接力救“毒王”(续2)(1 / 4)


【萧遥】

(接续)大年初一中午,周左分转来广南三院。那时候,感染科负责人邓琏贤正陪老婆、儿子与老丈人一起在东关步行街压马路,忽然接到院领导的紧急电话。

什么事儿?正月过年呢,竟然来电话。

老婆严枫瞧他接听手机的神情逐渐变了,面色微微发红,眉头紧蹙,猜到医院来了急诊,继续闲逛要泡汤。没猜错,邓琏贤扔下一句话“我回医院”,就跑去外头主干道打的离去。他老婆要不是也做医生,否则会责备老公。一家子和和美美逛大街,当家的居然半途而废,大煞风景乱人兴致。看老公步履匆匆离开,严枫估计急诊病人是个大麻烦。

在华国,一线医护防疫人员其实很敬业,救死扶伤在所不惜,邓琏贤医生是其中之一。吴铭记者得知,乔建华等4位广南省疾控中心研究人员为了获取一个重要的非普标本,就在除夕之夜亿万家庭欢乐团聚的时刻,赶往定点医院采集尸解标本,甚至一直跟踪到火葬场查找死者的尸体……

就拿非普传染病疫情来说,广南省医疗防疫界涌现出了太多太多忒敬业的医务工作者。

吴铭记者获悉,越州城医疗界到了2月4日左右知道非普传染病后,不少医护人员尽管胆怯、害怕,仍然踊跃写申请书请命上一线救治非普病人。在网上,吴铭读到平实稳重却激情澎湃的一篇篇申请书,凝视文末按着红指印的一个个名字,分明看见一颗颗滚烫的报国丹心,赤子情怀荐轩辕。究竟是怎样的请命申请书,让久经新闻沙场的吴铭动了情?不用他述说,只要上网察看浏览,有谁不会感动得泪流满面?无情未必真豪杰,落泪更显真性情。

实际上,越州城内除了白衣天使逆行上非普疫情一线的崇高风范感动人们,一些记者的勇敢表现亦打动人。首都的《京西信报》记者吴铭得知广南省《越州晚报》记者廖熹念在华国传媒界第一个进到非普病房采访,便向她表达敬佩之情,赞扬她冲锋陷阵、很勇敢。

廖怀凌,则谦虚地回复:阿铭,你同样是记者,咱们采访的前提是保护自身,不要耽误采访对象做事。况且,我比其她跑卫生医疗线的同行具有优势的地方是医学科班出身。因此,我采访非普新闻,即使进到非普病房,一定会恪守科学原则,遵照相关医院的预防准则,不能莽撞、草率地十深入采访。况且,我开始也不是义无反顾、傻大胆,而是职责所在,必须进非普病房。“正如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作为跑医疗线的记者,深入一线客观公正地报道也是我的职责。我不可能当逃兵。”其实,我刚入非普病区很害怕,全身上下要包裹得紧,没露出一寸皮肤。毕竟,那么多做足防备的专业医护人员都先后倒下,我不可能不害怕。我和前线医务工作人员一样在是否染病的困惑和压力下工作,从而也获得更深更好的体验。我身为记者与医护人员一道并肩作战,仅仅分工不同而已,众志成城抗击非普疫情。

邓琏贤医生急速赶回广南三院,究竟干什么?

他回到医院方知道,广南三院在当天中午按省卫生厅以及疾控中心命令,接收了来自广南二院的非普病人周左分。在收诊之前,院领导得到二院知会,这个病人病况危急,可能得了非普传染病,各位救治他时需要小心预防。知情后,广南三院紧急调动了传染科、呼吸科、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医生组成了紧急救治小组,其中主任、教授级的专家多达10余人。

廖熹念记者又到广南三院采访,经过通讯员李丽兰之助,收了病倒的医护人员们的手机号。在线采访的时候,有的细节PP交流不清楚,她还得深入非普病房面访,照旧不能感染病人治疗。连续两天线上线下独家采访,她终于搞明白,广南三院的医护人员为何被周左分感染的具体内情——

正月初一傍晚,周左分明显呼吸困难且剧烈咳嗽、大量血痰、高烧烦躁、全身缺氧发紫。难治而高危,必须即刻插管上呼吸机抢救,否则迅速死亡。当时,广南三院的医护人员对这种从天而降的疾病非普一无所知,与上一家救治他的广南二院相同,仅仅从卫生行政部门紧急通知中了解到周左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相关医护人员按照传染科医疗常规进行防护,戴上口罩、帽子和手套。其中,距离病人口鼻最近、要撬开病人喉咙插管的麻醉科医生特别戴了三个口罩,共九层。但是,大家万万没想到,周左分的传染性超强,“毒”性太烈!

为周左分吸痰、插管时,他开始剧烈咳嗽。忽然,大量带血的浓痰经过插管喷射出来,甚至喷上天花板。一眨眼,围在病人身边的医护人员脸上、身上全部沾上了带有大量病毒的痰液。

每位急救人员,都知道这些痰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每位急救人员,都懂得应该马上撤离进行全身消毒。但是,谁也没有如此离开抢救室,不顾生命危险继续救治他。人人知道,只要撬开周左分喉咙维持通气的仪器一放手,他很快就会缺氧,呼吸衰竭而亡。然而,大家没又一个人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