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谜影
  4. 揭秘药价虚高黑幕【续2]
设置

揭秘药价虚高黑幕【续2](1 / 3)


{萧遥}

(接续)就在上周四,华国政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时,痛心疾首地指出药价虚高的一种问题——同药不同价。比如:2∶0.3规格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在首都京西市出厂价0.6元,中标价是11元;然而,在实施了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黄南省中标价是0.67元,太东省是0.7元,太西省0.68元。同一规格的氟康唑胶囊出厂价是1.29元,京西市中标价9.55元,而太东省中标价是1.64元,锦川省中标价2.14元,长北省是1.38元。同一种药品在不同地区的中标价,竟然悬殊。

第二天吃过早餐,吴铭记者准备电话吴广总经理提供的医药代表们。到了上午09:05,他拨打手机,一个个展开采访。选这个时间,吴铭记者有所讲究,是因为此时人们上班已进入工作状态,不像八点多匆匆到班打卡,还心神未定。

在电话采访每一个医药代表的开头,吴铭记者一律开门见山,自报家门并说明录音:“你好!我是《京西信报》记者吴铭,由吴广总经理推荐来采访你。整个采访,我会录音,确保真实报道。”

为深度报道药价虚高黑幕,吴铭记者在采访吴广总经理后,由他建了一个PP采访群,吴铭当群主。吴铭记者一一和诸位打电话寒暄后,便与大家从手机采访转到在线采访,不仅高效快捷而且脑力激荡。有时,吴铭发问,有人有空就在线回复;晚上群员多数在线,提问回答不亦乐乎。他假如单独发问,就私信提问。假如有重要问题,他将打手机采访。

有了引荐人,吴铭记者的采访顺利。接连两天,吴广总经理还推荐了一些医生和医药公司,愿意踢爆药价虚高内情。连续3天电话采访,到下周一,他挖掘到药价虚高“病症”的各种症状,既触目惊心,又大开眼界。掀开药价虚高的厚重大门,内部门道芜杂,他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

之前,《京西信报》深度新闻部报道了封面头条《医改深陷“泥淖”》,例举了同药不同价的严重问题。黄南省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7片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中标价62元;然而,同规格的太东省某药厂生产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14片中标价仅为12元,折合成7片就只有6元。一对比,黄南省某制药公司的中标价是太东省某药厂的10倍多!

倘若拉长时间轴,比较这种药在华国数省份的中标价,记者发现同样巨大的价格差距:两年前,太东省某药厂生产的2014片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在太西省的中标价为12.2元,可是,黄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7片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三年前在东林省的中标价为61.8元,一年前在河西省的中标价为49.98元。

对于黄南省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加价过程,记者试图抽丝剥茧。然而,该药在沿海某省的省级代理李男士在电话里说他现在已经不做这个药,因为厂家被兼并重组已经停产了。对于省级代理拿到的价格,他避而不谈,只透露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是五六十元。

第三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该药企销售负责人,确认公司已经停产正在重组中,所有业务暂停,“代理的事至少到12月底再说了”。

对此,业界人士评点说,同药不同价是导致药品回扣、不法商贩暴利、行贿招标人员及制定招标规则的真缘由;此黑洞就是极大伤害华国人民,让老百姓们看不起病。

关于同药不同价现象,吴铭记者抛给从业很多年医药代表的刘菊。她道出了另外一条潜规则,医院按照惯例,通常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加15%卖给患者。

有着八年医药代表经验的杨欣告诉吴铭记者,她曾经代理过的东林省一家制药厂生产的妇科用中成药,老板给的供货价是每盒10元,医院的进货价则是39元,然后医院以45元卖给患者。“医生每盒提成10元,医药代表提成5元,然后医院各相关科室部门和人员是利益均沾,见者有份。”她的老板还只是省级代理。而全国总代理拿到的价一定低于10元,出厂价和成本价可想而知更低。

她透露,1300%、2000%、6500%、9100%,这是华国电视台最近披露了一些药品的高利润率。可是,这些药品都是低价药,出厂价和医院零售价都不高。就单价而言,各个环节挣的是“小钱”。医药行业似乎存在一条畸形的市场规则:即:越是高价药越挣钱。此乃药价虚高造成一个副作用,行业人并不晓得。

三天来紧锣密鼓地采访,吴铭记者从数名保有良心的医药代表中间得到一些内部材料,记载了黄南、黄北、长北省等多家医药公司的几百种药品目录的供货价、中标价、省级代理价和零售价,令人唾弃真实可怖的暴利。

玉江迷罗先锋药业生产的抗骨增生片(薄膜衣片),零售价是52元,代理价是3.6元;

东宁盘口某药企生产的坤灵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