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红楼襄王
  4. 第421章 旨到薛府
设置

第421章 旨到薛府(2 / 4)


不祥之言”。

“此事我会多加注意!”

听了朱景洪认可自己的看法,王培安心里很是高兴,紧接着他又说道:“殿下,臣还有第三件事!”

“你说!”

“殿下代陛下亲耕,这两个月误了不少功课,臣……”

一讲到专业对口的东西,王培安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听得朱景洪是头疼无比。

但有时候就是那么巧,有小宦官进来禀告说,上林苑那边来了人请他过去。

“王长史,这是皇差……我只能先走一步了!”朱景洪一副舍不得的样子。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至少王培安没理由阻拦,只得恭送朱景洪后返回长史司。

朱景洪去了上林苑时,内宅的宝钗闲了下来,到了自己书房看书写字去。

只是一落座她就发现,笔架上的几支笔都换了,导致她她还得重新开一次笔。

关于王府换新的情况她已知晓,可连这些细小物件都换了,这就让宝钗觉得离谱了。

昨天回来得太晚,导致一些细节她没发现,如今了解后便觉得心里不舒服。

她虽出生富足,但也不是铺张浪费的性格,所以对这类事深恶痛绝。

“这些东西……为何也给换了?”宝钗问向左右。

“回禀王妃,皆因迎王爷和您归府,内侍们说要万象更新,所以把该换的都换了!”莺儿答道。

“谁主持此事?谁又给的银子?”宝钗沉声问道。

她是王妃,王府院墙里的人和事,除了侍卫她都可以管束。

这种过于铺张浪费的情况,消耗的可是她的钱……

只是呢,宝钗此刻并无发作的意思。

主要在于她还未正式册封,在此期间她不想节外生枝,以免影响到这些大事。

而且她还另有盘算,这件事在她册封后挑出来,正好可以当她立威的耗材。

“回禀娘娘,此事乃王府典簿处管事陈冲主持!”

听了莺儿回话,宝钗又问道:“此事耗费银子颇多,库房那边直接就给了?”

莺儿答道:“此事牵涉王爷和您归府,库房那边只怕也不敢不给!”

看来在管府之前,得把一应规矩立好,否则迟早还要生乱……宝钗心中暗暗道。

本来她是想练书法,此刻便改了心意,在纸上陆续列出需要立的规矩。

…………

正统十一年腊月初十,这本是平平无奇的一天。

然而京城薛府之外,此刻有一队人马出现在外,乃是宫里传旨的标准搭配。

大清早的来了钦差,这让薛家众人一时有些慌乱,好在此前忙活王妃的事,让他们积累了不少迎旨的经验,在薛姨妈安排下准备起迎旨事宜。

可惜薛蟠这厮不在家,让这阖府上下都都急得不行,派出了大量人手去找他。

但今日薛蟠并非出厮混,而是正经在忙家里的生意,毕竟如今薛家全靠他主外。

但薛蟠回府时,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

正常来说,传旨太监等这么久肯定不耐烦,但今日他非但毫无愠色,此刻还正与薛姨妈闲聊着。

“大爷回来了!”

听到外面的禀告声,传旨太监面露喜色,说道:“太太……那就准备接旨吧!”

“但凭公公吩咐!”

薛蟠入府后便去了内宅更衣,紧接着他小跑着来到外面,此刻府上人丁都已排班站好,就等着他一人到场。

现场已摆放好旗帜香案,另有侍卫带甲左右矗立,气氛显得格外威严肃穆。

待其入班之后,传旨太监清了清嗓子,紧接着喊道:“有旨意!”

听到这话,薛家众人齐刷刷跪了下去,而后山呼万岁叩头等待着宣旨。

虽然和这太监聊得很愉快,但此刻薛姨妈的心仍旧悬着,因为她不知道旨意内容是福是祸。

虽然九成九是好事,但在旨意没有宣读之前,情况如何谁都不能保证。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自古圣贤治国,皆仰赖英才辅翼……”

诏书一开始,便强调了贤臣对朝廷的重要性,听得薛姨妈和薛蟠更是一脸懵,情况和他们预想完全不同。

几息之后,便听传旨太监接着念道:“故户部主事、承德郎薛祯,性行闻量,奉公克己,忠于职守,尽心皇命……”

听到诏书提及丈夫,听到皇帝对亡夫的认可,薛姨妈眼眶中泛出了泪水。

夫君你听听,圣上在夸伱啊,你在九泉下可以瞑目了……薛姨妈心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