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红楼襄王
  4. 第546章 离别
设置

第546章 离别(2 / 3)


见元春给自己洗脑,宝钗不免心中吐槽:“待你做了皇后,只怕会以今日之言为耻,我又该当如何?”

“嫂子这话就见外了,只要能用得上我们的地方,你和四哥只管开口就是了!”宝钗笑着答道。

“我就知道,你是我好妹妹!”元春笑容满面。

这场送别宴似乎很亲热,却又有若即若离之感,其中感触当事人都说不清楚。

但要说玩的最尽兴的人,当属两府各自的妾室们,因为她们不需要太关注正事。

可卿甄琴这些人,和东宫的妃嫔们一起,在园子里游得非常尽兴,说笑追逐打闹不停,而其中最欢快的莫过于王熙凤。

她确实很适合这样的场合,她那些浑言妙语引得众人笑声不断,在一众选侍侧妃间狠刷了好感。

然而,再欢乐的聚会也有结束之时,对于朱景洪来说尤其如此。

他本来跟几个女孩聊得很愉悦,但在朱景源返回后一切都结束了,因为姑娘们很识趣的退走了。

时间来到下午,这场宴会终是结束了,结果称得上宾主尽欢。

且说贾家三春和王熙凤返回,便先要到贾母处禀告情况,然后她们就发现了贾宝玉。

虽然许久不见,但终究有亲情,所以四人自是上前问话。

上午失言让贾宝玉懊悔不已,所以此刻他没说风凉话,只是跟姐妹们嘘寒问暖起来。

待他们问候完毕,贾母才向王熙凤招手,二人低声说起了今日东宫的事。

“太子和襄王,宴上可说了什么?太子妃和襄王妃聊得可好?”贾母问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她时常听两个儿子分析政局,所以很清楚眼下东宫是何情况,更明白襄王府的助力对东宫有多重要。

所以她才会问这二者间关系如何,因为东宫的荣辱关系着贾家的存亡。

王熙凤细细的说着,她虽有妙语连珠之智,但终究无法面面俱到,精力有限导致她看问题处于表面。

所以王熙凤的看法是,东宫和襄王府关系密切。

这让贾母的心安定了不少,于是她又问了些今日宴会的细节。

而另一边,姊妹四人也聊得很欢,但贾宝玉刻意疏远了探春,只因他自觉害得贾环现在还躺床上,这让他心里感到有些愧疚。

可惜迎春依旧孤僻,贾宝玉说几句她才回一句,心里则一直想着宴会的情形。

所以发展到最后,贾宝玉只能和惜春闲聊,并回答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三月初十,这也是朱景洪出发的这一天。

此时他正在跟一众妻妾道别,所有人都是泣涕连连,只有甄琴和诺敏几无所觉,因为她俩要陪朱景洪一道出发。

如此安排,是宝钗出于平衡考虑的结果。

“你要好生歇息,千万不要累着!”

“府里的事你不必担心,一切都有我来料理!”

“要以自己身体为重,切莫生气动怒!”

“此去千山万水,注意饮食和冷暖……”

廊道之内,夫妻二人相互叮嘱着,语气平淡然情感真挚。

走出府门到宫里这段路,只能是由宝钗来送行。

此刻襄王府外,已有大批侍卫集结,朱景洪出京的配置和朱景渊相同。

他和宝钗上轿后,便动身往宫里拜别皇后去了。

本来一切该很顺利,觐见皇帝时却出了个小插曲,朱景洪被额外安排了临时的任务,即令其巡视燕山辽东两个都司的武备。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燕山以北的哈喇慎和多罗特等部盟,内部已经出现不太好听的声音。

当然,大明对这些内附部盟控制极严,如今巡视武备只是未雨绸缪。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你去了自己想办法,震慑一下他们!”朱咸铭神色郑重。

“儿子领命!”

接了这差事,朱景洪拜别皇帝之后,就高高兴兴去了坤宁宫。

皇后这边,则又是另一副情形。

对小儿子离开,皇后自是一万个舍不得,所以难免千叮万嘱情绪低落。

好一番安抚后,朱景洪正式向皇后道别,正式走出了坤宁宫正殿,只留宝钗和朱云笙继续陪着皇后。

“老十三走了,你舍不舍得?”

听到这离谱的问话,宝钗满是愁容答道:“回禀母后,自是万分不舍!”

“或许……我可以把他留下来,这天下也不是缺了他,天就要塌下来了……”

这一刻,杨清音就真只是位普通母亲,为了不让儿子离开她做得出这些事。

最要命的事,她能做到这些事情。

皇后的这句话,让宝钗不知如何作答,顺着说她是真怕朱景洪被留下。

但宝钗也知道,此时她必须尽快回话,思索越多说明她心思越深,事后也会让皇后怀疑。

维持个真情真意的人设不容易,宝钗可不想因此而留下瑕疵。

“母后圣明,只要王爷能留在京城,哪怕他待不住,在家里生气媳妇也愿意!”

宝钗这说的是实在话,但也勾起了杨清音的回忆。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时候,因她强行把朱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