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红楼襄王
  4. 第479章 大地为床
设置

第479章 大地为床(2 / 3)


去,身旁还陪着小兄弟静海王朱景浩。

见到宝钗赶到,这厮才从角落冒出来,而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

“嫂子,事情就是这样,全怪那小子出言不逊,小弟实在是看不下去,所以才动手打了他”

“哪知此人如此弱不禁风,我还没发力他就倒下了”

朱景淳述说之际,一旁朱景浩也跟着帮腔:“嫂子,十四哥虽急了些,可毕竟也是出于义愤,您可得帮帮他”

一边往东宫里走,宝钗一边教训道:“让你们在上林苑磨性子,半年时间做什么去了?还是这般毛毛躁躁惹出祸来又哭哭啼啼,这皇家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

“若是你们十三哥在,见你们这般烂泥扶不上墙,我看你俩又得挨揍!”

宝钗的教训,她二人自是老实听着,而朱景淳却已不太慌了,反正这件事有襄王府来撑着。

他们一行进了东宫,而此刻荣国府邢夫人,已经在跟元春禀告情况,并向其道明了贾家的想法。

元春何等机敏之人,当然知道把事情压下,对荣国府和东宫都是好事。

但想到亲弟弟被打得要死,她心里就跟针扎了似的疼。

可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让元春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前面两次政治风波中,东宫可谓是一败再败,局面对他们已经非常不利,此时哪还敢继续闹出风波来。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禀告道:“启禀太子妃娘娘,襄王妃携青阳王殿下,说是来向娘娘请罪”

正统十二年,七月二十八,西北。

&t;divtentadv>如今已入深秋,天气可见的寒冷起来。

塞外的风犹如利刃,把石崇脸上刻满了风霜。

作为振威中卫左都参将,石崇手下统领着一千五百骑兵,可现在却实有不过一千二百余人。

换句话说,从执行宁焕祥作战计划到开始,到现在半多月时间里,他手下已折损二百余人。

可不要小看两百多人,这可是京营满饷的着甲精锐,随便一个都能顶准噶尔七八个。

此刻,石崇站在高坡上,看着正休整用饭的部下,神色间满是冷酷之色。

“宁总督胆小如鼠,求稳求稳”

“若依十三爷的方略,说不定早打到哈密城去了,何至于在这荒漠跟准噶尔人兜圈子!”

正常来说,小小参将绝不敢骂宁焕祥这等高官,但石崇并非是普通参将。

他出生于四王八公之一的缮国公府,其祖父石光珠于今年五月,升阶至正二品昭武将军,任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换句话说,他石家已升至实职武官的顶峰,在往上就只剩代表荣誉性质的虚衔了。

正因为出身于这般家庭,所以石崇才在二十四的年纪,其已被皇帝提名要升侍卫亲军指挥佥事。

相比于振威中卫的指挥佥事,侍卫亲军品级要高一级,等于是把石崇连升两级。

但这一升迁有个前提,那就是得在西北战局中立功。

如今打了半个多月,实质进展几乎等于没有,手下兵马反而折损了许多,这让石崇如何能受得了。

此前他对宁焕祥有多支持,如今他心里就有多排斥。

倒不是说宁焕祥指挥有重大失误,而是这位总督大人实在谨慎过了头,该扩大胜利果实总是畏首畏尾。

现如今的情况是,双方交战互有损伤,等同于战事毫无进展。

再这样耗下去,等到入了冬的话,战事就更难有起色了。

想到这一点,石崇越发感到窝火,但也是无可奈何之色。

宁焕祥总督西北战事,他的命令必须要执行,即使石崇出身好也不敢违背,否则他的仕途也就毁了。

正当他打算走下山坡时,下方却有一人骑马飞快朝他靠近,看其装束乃是军中的传令兵。

“将军,宁总督传令后日晨时,召众将于总督行署议事!”

“知道了!”石崇冷冷答道。

按照宁焕祥的打算,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先把准噶尔人打垮,所以他下了令让安西行都司主力南下。

然而大军抽身又岂是那般容易,扎萨克等三国之乱军已把安西行都司缠住,他们想要抽身根本难以成行。

所以宁焕祥制定的作战方略,从一开始就遭遇了变故,如今也只是勉力推行罢了。

此时的南线战场上,朝廷一方兵力有四万五千左右,人数上比准噶尔军队要少些。

打到现在互有胜负,且准噶尔死伤要多一些,其实也不能说打得太差。

只是这未能有大胜,才让石崇心生怨气。

事实上,和石崇想法类似的人有不少,比如中卫的其他高级将领,以及被抽调的部盟土司军队。

只是这些情况,和朱景洪暂时没啥关系。

作为一个“赋闲”之人,此刻他正跟诺敏一起骑马。

是字面意义上的一起骑马,此时他俩前后坐在一匹马背上。

诺敏就坐在朱景洪的怀里,随着他挥动马鞭上下摇晃着,并随之发出欢笑和惊呼声。

“十三爷,我今天太高兴了!”

其实诺敏这话不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