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夫君来自末世
  4. 第 164 章 稿费
设置

第 164 章 稿费(3 / 5)


眼就过了十天,《逃荒录》他已经写了六万字。

对这时候的人来说,每天手写六千字挺多的,但黎青执写《沉冤录》的时候被压榨过,现在每天只用写六千字,对他来说很轻松。

他甚至还有时间看张巡抚给他的书。

这天下午,黎青执正在写书,杜永宁来了,在下面嚷嚷:“黎兄,我从临湖县回来了!”

黎青执这段时间生活规律还很忙,都快忘了杜永宁了,这会儿听到杜永宁的声音愣了愣。

他将自己已经写好的稿件收进柜子锁起来,这才下楼去找杜永宁。

十天不见,杜永宁黑了一些,他看到黎青执就道:“黎兄,这次去临湖县,我收获颇丰。”

杜永宁一心想找人说话,也就一口气说了很多。

他去了临湖县之后,就开始打听茕独散人,然后就跟临湖县那些读书人一样,什么都没打听出来。

他还发现,《沉冤录》压根就不是百姓口述的,但它也不是空穴来风,里面写的事情,全都有真实案例。

“我游览了临湖县很多地方,还去了晋王名下的那个采石场,找了一些从采石场逃出来的劳工询问情况……茕独散人写的东西,都是真的。”杜永宁道。

他这次,在临湖县各个地方都转了转,感触很深。

杜永宁跟黎青执说了很多,说完,才想起来一件事:“黎兄,听说你这段时间在潜心读书?读的是什么书?”

黎青执将张巡抚给他的书的名字说了。

“这书我也看过!”杜永宁立刻就跟黎青执讨论起来,一直聊到半下午。

这时,黎大毛来找黎青执:“爹,今天还去新学堂那边吗?”

黎青执每天下午带黎大毛他们四个孩子一起出门,是想给这些孩子增加运动量。

为了让他们在过程中不那么无聊,他还会在路上给他们讲故事。

也是因为这样,四个孩子现在对下午出门这事儿充满兴趣。

“你们要去新学堂那边?我也去。”杜永宁道。

杜永宁都这么说了,黎青执就带着他们一起出门。

黎青执盖的学堂,现在已经打好地基在砌墙了。

他是请了人帮他管着盖房子的事情的,如果他是一个普通商人,这么做大概率会被坑点钱,找来做工的人也可能不那么尽心尽力。

但他是一个有功名的,前途无量的秀才,他还认识县令!

这些来帮他干活的人都尽心尽力,并不敢糊弄他。

黎青执对这情况很满意,也就多出了一些钱,给那些帮他干活的人改善伙食。

而这让那些在他这里干活的人感激万分。

今天他刚到,众人就纷纷打招呼:“黎秀才!”

黎青执笑着

跟他们说话,准确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这些人更高兴了,开始跟黎青执说他们今天都做了什么。

“这房子盖得真快!”

杜永宁有些惊讶,他离开没几天,这块地已经大变样了。

黎青执道:“是很快。”

“以后可以在这边种一些月季,在那边种几棵桃树……”杜永宁又说起来。

黎青执设计的房屋的图纸他早就看过,他觉得这样的房子有点丑,但黎青执要追求实用,他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现在房子已经盖好,外面的布置,他觉得可以按照他想的来。

黎青执道:“不种月季,桃树倒是可以种,但要种在河边,到时候这里的空地,都种菜。”

杜永宁目瞪口呆:“种菜?”

“对,种菜,种出来可以给他们吃,自给自足。”黎青执道。

杜永宁不太能理解,黎青执道:“我办这书院,是想让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寻个生计养活自己,他们是需要干活的。”

杜永宁想到自己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很快就想明白了:“黎兄你是对的。”

黎青执闻言,问杜永宁打不打算在临湖县办学堂,杜永宁道:“我给临湖县的养济院捐了银子,办学堂怕是不行……我爹给我来了信,我明日就要回家去了。”

杜永宁其实很想留在临湖县,为临湖县的百姓做点什么,为此,他还特地给他父亲写信,想让他父亲多给他一些银两。

前几天,他收到了他父亲的回信。

他父亲拒绝给钱,还让他快些回去读书,准备明年的乡试。

没有他父亲给钱,他什么都做不了……杜永宁难受了两天之后,已经决定回去了。

现在的他太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