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夫君来自末世
  4. 第 60 章 建码头
设置

第 60 章 建码头(3 / 5)


r>
不过她也就是想想,真让她挤在一群臭男人中间,她是不愿意的。

这个臭男人,就是字面意思,如今天冷了,人们大多不洗澡,很多人身上都有味道。

时间转眼,就到了苟县令公开审讯张赟权和他的手下的日子。

这几天黎青执每天都会去县城,给苟县令出点主意的同时,他还在县城附近转了转。

今天是公开审讯的日子,黎青执更是早早地就来到县衙。

不过他没有参与审犯人,而是找了个地方,开始写东西。

苟县令想要做个好官,而他打算帮苟县令实现梦想。

至于要怎么帮……就从今年冬天的徭役开始。

徭役是一个统称,包括了很多东西,比如里面其实是包含了兵役的。

要打仗的时候,官府就会派人去一个个村子,带走一部分年龄合适的人,让他们服兵役。

其中年轻力壮的去前线拼杀,身体不好的就让他们做诸如运送粮草这样的活儿。

当然,大齐现在不打仗,所以老百姓服徭役,大多是免费为国家做基建。

原主的父亲在盂县当县令的时候,就每年都会让百姓去加固尧河河堤,这些百姓是没有工钱拿的,甚至需要自备干粮,这就是徭役。

原主的父亲为人不错,并不会过分压榨服徭役的百姓,也不许官差殴打这些百姓,仅仅只是这样,盂县百姓就已经觉得他是个好官了。

一般来说,越是穷的地方,徭役对百姓来说越是可怕,因为他们很有可能需要干重活,再加上粮食不够吃,稍有不慎就可能累死病死。

那时候在盂县,每次修河堤都会死很多人。

崇城县算好的了,这里相对富裕,服徭役死的人也就很少。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老百姓富裕,就能多带粮食,肚子吃饱了,也就不会因为干重体力活被累病。

此外,富裕地区的官差手上不缺钱,他们的脾气也就相对较好,不会随意打骂来服徭役的百姓。

良性循环之下,服徭役也就不怎么死人了。

但还是会有人死,毕竟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太差了,老百姓也依然害怕徭役,基本上家里能拿出钱来的,都会选择交给官府一笔钱,免除徭役。

黎家穷出不起钱,黎老根也就参加过很多次徭役——黎老二从不去参加徭役,以前每次要服徭役,黎家都是让黎老根去的。

据黎老根所说,每次去参加徭役都很辛苦,幸好他个子小脸皮厚,对着官差一通哭,活儿倒也能少干点。

黎家给的粮食不够吃,他还厚着脸皮去蹭别人的饭吃,甚至吃官差不要吃的剩饭。

官差虽然

看不起黎老根,但也不会把黎老根如何。

再后来,黎老根过了四十岁,也就不用服徭役了。

崇城县的百姓其实并不都是冬天服徭役的,有时候也会是夏天去服徭役,一般来说他们夏天服徭役,是为了清理河道,冬天服徭役,一般是要修桥铺路。

今年冬天的徭役,就是要修路修码头。

在没有任何机器的古代,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干活的往往是那些最穷的,营养不良的人。

黎青执在纸上写了一些他了解到的,老百姓参加徭役的艰辛,以及每次都有人会死在徭役里的情况,又给苟县令出了个主意。

很多人会给官府交钱,以此免除徭役。

这部分钱,可以用来改善服徭役的百姓的生活,此外,苟县令还可以跟城中富户商量,让城中富户捐钱,改善服徭役的百姓的伙食和住宿。

至于凭什么让富户捐钱……到时候等路修好了,完全可以在路边竖一个石碑,在上面写下捐了钱财的富户的名字。

大齐的贫富差距很大,城中富户其实很有钱,他们肯定不介意出一些钱!

还可以跟城中医馆商量一下,让医馆找几个大夫,帮那些服徭役的百姓义诊,当然,这大夫的名字,也可以写在石碑上。

百姓服徭役一直都是不拿工钱的,所以他们其实不用给老百姓发工钱,这些钱,拿来买肉买粮食给老百姓吃就行,这年头的底层百姓,最缺的就是吃。

让他们吃好了,工作量再小一点,徭役也就不会死人了。

黎青执写完之后,想到了什么,又继续往下写。

其实他觉得修补码头意义不大,其实……不如新建一个码头。

崇城县的码头是很多年前建成的,有点小了,他时常看到有很多大船没办法停靠,只能堵在河道里。

既如此,崇城县为什么不建一个大一点的码头?

同样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