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4. 第二十章 赵璎珞的承诺
设置

第二十章 赵璎珞的承诺(1 / 2)


宗泽口中所说的承诺,其实是指当初开榷场的事,赵璎珞让他不要阻拦,而她则向宗泽承诺,一定会满足他的心愿。

而宗泽的心愿就是:在他有生之年,过河,收复河北大好河山。

至于宗泽为什么选择相信她,是因为她对赵构同意开榷场的判断很准确,更重要的是,她承诺的粮食亩产六石实现了。

连粮食亩产六石的目标她都能达到,她又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更让他佩服的是,她一介女子,居然在短短几个月内拥有了四十万亩土地,拥有了万贯家财。

这是正常人能做到的吗?

但是,他又有些急躁,再有一年他就要年满七旬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还有多少年可活呢?

若不尽快收复中原,就是死也难以瞑目。

他为三国时的诸葛亮可惜,可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不想做第二个诸葛亮。

赵璎珞笑了笑,“义父,舅舅,此地人多口杂,我们且上楼说话。”

旋即,三人一同来到了二楼贵宾间,三人坐定后,赵璎珞收起了笑容。

“义父可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宗泽见她居然提到了自己的偶像,有些诧异地问道,“当然,诸葛武侯立志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谁人不晓。”

“可知诸葛亮为何六次北伐都功败垂成?”

“蜀国弱小,魏国强盛,又加之重重山脉阻隔,故六出祁山而不得,可惜!可惜!若他还有十年寿命,想必这天下定然是蜀国的天下。”

赵璎珞笑着摇了摇头,“再给他二十年寿命,结果依然不会更改。”

宗泽有些诧异地问道,“何出此言?”

“诸葛亮六出祁山,大多是打了胜仗,即便是败也是小败,可为什么仍然不能直取长安覆灭魏国呢?”

“这……”

“后方不稳,前方即便打了胜仗又能如何?诸葛亮几次对魏用兵,不是因为粮草不济,就是后主听信谗言,在诸葛亮即将破敌之际功亏一篑。”

赵璎珞这一席话,让宗泽有些似懂非懂。

“故义父若想过河北伐,一战而定中原,须得后方稳固,没有后勤掣肘,没有奸臣当道。如若不然,千年之功就会毁于一旦。”

宗泽陷入了沉吟,赵璎珞继续趁热打铁。

“义父认为当今官家是否有收复中原的雄心?”

宗泽摇了摇头,他要求过河北伐的劄子不知道发往临安多少封了,可不是没了音讯,就是陛下命其坚守动静。

“义父以为黄潜善、汪伯彦之流是主战派吗?”

宗泽和这二人同朝为官多年,怎么会不清楚这二人的秉性?

“黄、汪二人懦弱无能,惧金人如惧猛虎,怎么会是主战派?”

“义父以为如今我大宋大军的战力如何?”

宗泽还是摇头,虽说他心里不想承认,但还是叹了口气说道,“人虽众,但长期疏于训练,多步兵而少铁骑,不如金人。”

赵璎珞一直问到这里才停止,“所以,义父如何认为此时北伐定能成功呢?别的不说,黄潜善之流在官家面前一通谗言就彻底断送了义父的愿望。难道义父难道想象诸葛武侯那般吗?”

最后,赵璎珞给了他最为致命的一击,“更何况,官家自己就畏惧金人,又如何能支持你北伐招惹他们呢?”

赵璎珞这一番追问,问得宗泽冷汗直流,无言以对,一瞬间,他感觉自己苍老了许多。

“照你这么说,北伐……无望啊!难道我竟要步诸葛武侯的后尘吗?”

吕好问在一旁默不作声,可是他隐约察觉到了一丝端倪,公主殿下既然敢在他们二人面前说官家懦弱,莫非……莫非要效仿前朝武则天,有意于皇位?抑或是效仿章献明肃皇后临朝称制?

想到这里,吕好问感觉脊背发凉,脸上冷汗直流,自己无意间似乎卷入了皇室的权力争夺,更要命的是,自己还没得选择,只能站在公主殿下这边。

吕好问阴晴不定的表情被赵璎珞尽收眼底,赵璎珞有点狡黠地冲他笑了一下,“倒也不是北伐无望,你说是吧?舅舅。”

吕好问看到她的眼神就有点绝望了,完!自己猜测的应该没错。

可开弓哪有回头箭?他怎么也没想到前脚刚下了张邦昌的贼船,后脚就上了公主的大船。

他讪讪一笑,“你说的对,一定会有北伐良策。”

宗泽见吕好问都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致,“良策安在?”

赵璎珞只说了一句话,“富民、富国、强兵、清君侧,方可收复大好河山。”

听到公主殿下这句话,吕好问心里稍安,清君侧好!清君侧也不是公开造反,自己这颗项上人头应该能保得住。

宗泽还要待细问,赵璎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