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古代:从赤贫到千古一帝
  4. 第44章 当地帮派没有礼貌
设置

第44章 当地帮派没有礼貌(1 / 2)


松月楼的两名厨师听到对面上了菜,心里也不由得着急起来。

要说是做菜确实是内行,但限于时代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大周王朝大致相当于西汉初期,在这个时代烹饪的发展属于初期阶段,很多技法尚在摸索之中。

人类烹饪早期基本上是以明火烧烤,煮炖汤羹为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把肉类弄成肉糜,再经过长时间的熬煮。

这种做法对于厨师的发挥余地很小,至于更复杂的调味勾芡,火候腌制之类的就更别提了。

而李阳恰恰相反,这两个月可不只是在家健身,见天儿也往龙虎观跑。

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早就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利用道观中的丹房当场的实验室,做了许许多多实用的东西。

比如说精制的盐糖,把薯类淀粉萃取出来,还有利用当地的河鲜制作的土味精。

像是这些东西跨越了几百年的岁月,对于当代的厨师可谓是降维打击!

再加上烹饪理念就更别提了,足足有数千年的跨度!这可是一代代的人类文明的结晶,绝不是个人技术可以弥补的!

“别着急,这个李秀才我也听说过,据说有仙人梦中传授,说不定懂点儿歪门邪道,不过我还没听说他会做菜。”

一个厨师住在庙会附近,对于李秀才夏日制冰雪的事情还是知道的,但依旧是稳如泰山。

另一个厨师也是半斤八两,笑着说道:“好饭不怕晚,就让他先忙活去,这么会儿工夫就把菜做好,肯定是急于求成。”

他们哪里知道,时代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大周王朝瞧不起的炒菜,在以后的日子里却成为烹饪的主流。

李阳第一波做出来的菜肴全都是热炒,火候掌握精准,明油勾芡样样具备,还撒上用河鲜晒干碾压成粉的土味精。

等把菜端上来之后,准备试吃的伙计账房都看傻了,从来也没看到有人能把菜做得这么漂亮的!

正所谓色香味意形,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尤其菜肴的摆盘和色泽搭配,在大周王朝根本就不存在这个理念!

里面的肉丝长短一致,粗细均匀,不知道这是怎么切出来的?

还有一根装饰用的黄瓜更是离谱,上面的花纹犹如雕刻,愣是把一整根黄瓜拉成一条盘龙相仿!

像是这些刀功这个时代哪见过,但是在李阳的那个时代,只需要打开手机看看视频就能学会。

两者的信息差所有千年的历史,可怜这俩厨师傻乎乎的还在后厨偷着乐呢!

“大家都尝尝,我还有两个菜没做,怎么咱这没辣椒啊?这菜缺了辣椒可不行,我记得在市面上见过的。”

李阳原身毕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于那些市场上卖的香料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记忆。

只记得自己逛集市的时候见过辣椒这种东西,可在后厨却遍寻不见,觉得有些奇怪。

“什么辣椒?没听说过有这种东西啊。”

账房先生老成稳重,没有和那四个伙计一样不顾体面地争抢菜肴,而是帮着李阳先解决问题。

“大概一两寸长吧,味道…总之就像是嘴里着了火,红彤彤的,鲜嫩的时候也有绿的,我记得县城里有卖的呀。”

“这个啊,这玩意儿不叫辣椒,叫做火尖子。”账房先生笑着说道,“这玩意儿烧嘴烧肠,都是用来治寒症的。”

“厨房怎么会有这种东西,要想买的话,要去医馆或者集市,这东西如果放到菜里,鬼才会吃啊。”

李阳听到这里,也是吃了一惊,赶忙问道:“那这种火尖子是否近日才在市面上见得到?以前未曾见过?”

“没错,据说这都是从东南运来的过来的东西,这玩意儿用处不多,现在基本就是用来当药。”

“还有一些需要在大风雪天上街转悠的行当,比如那些不良人,都会买一些揣在怀里,冷得扛不住就含在嘴里,这玩意儿能驱寒。”

经过账房先生这么一说,李阳也算是明白了,果然是大周王朝老百姓刚接触辣椒,不知如何使用。

其实按照李阳前世的记忆,在历史上辣椒得到普及也得是明朝,在此之前辣味基本上是靠老姜来实现的。

这果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时代,信息差越大,自己的机会就越多!

“你们谁跑个腿,给我多弄些火尖子来,要色泽红亮,外形完整的,我有赏。”

一个小伙计最是机灵,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早就撒腿如飞跑了出去。

没过多长时间,拿了一个纸包,风风火火跑了回来。

“东家,你看合用不?若是不能用我再去寻!”小伙计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是真卖力气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