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4. 第45章 岳山春招
设置

第45章 岳山春招(1 / 3)


一个大约陈多富拳头那么大的饭团到底多重呢? 约莫四两左右吧。 里面放了金黄金黄的油炸撒子、满□□汁的卤肉、佐以清甜的黄瓜或者是当季蔬菜, 刷上一层甜辣口味的酱汁儿。 它是好吃的。 但是! 傍晚来逛街的大都是小娘子、亦或者是读书闲下来的少年郎,再不然就是被家里人牵着出来的小孩。 这些人作为傍晚的主要消费人群,他们的食量如何? 一个饭团, 能把这些人撑着! 谁出来玩、吃吃喝喝的时候就吃‘饭’? 当然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想试一试啦。 这个时候,钱反倒成了次要的东西。 饭桌边的李银花听完这个分析, 满脸不可置信, “所以, 是因为我们给的太多了?” 陈延点头,“大概是这样。” 李银花:…… 什么世道,分量足都成问题了。 “早上卖的好是因为买的人要去码头或是别的地方干活。”卖苦力的吃两个饭团都行,“但他们晚上下工会回家吃, 所以夜里他们的生意就做不到。” “那这饭团怎么办?我们改小一点?” 太小了也不行啊,米太少了,里面的料就包不住了, 料要是少了,这味道就变差了。 陈延:“或者, 我们换个形式卖卖?” “?” 陈延想,要是要改分量, 可以把饭团置换成寿司, 只是需要时间弄一弄寿司怎么成型。 他说要点时间改进,李银花听完连忙说不急不急, “那就先少做点米,明天多做点杏仁豆腐好了。” 这事儿到这,就暂且告一段落了。 … 平日里,陈延还是以复习功课和抄书为主, 只在坐得僵硬, 想动一动的时候去厨房里团饭。 讲实话, 他对寿司这个东西接触的不多,所以想把饭团做成寿司有点难。 不过,把它俩的形状趋近融合一下倒是不难。 从蔑器老汉那儿定制的竹帘用来滚饭团可太方便了,照例是加点醋,夹黄瓜、酸东西以及一应物品,还有前两天秀秀炒出来的肉松,刷一些秘制酱料,裹好后没有海苔,便将饭卷粘上白芝麻。 尔后用刀具切成一厘米左右的薄片,做的多了,手愈发熟了。 无聊的陈延还在家里开发了好几个口味,然后研究了一下摆盘。 觉得差不多了之后,他便把这一手传给了秀秀,至此,陈家小摊上就开始卖两种饭类小吃,一个是物美价廉的大饭团,专供上工一组,一个是小巧精致,多种口味的寿司拼盘。 虽然后者用量更少,但销量远超前者。 足以可见,东西有时候还是得包装一下。 豆蔻枝头二月春。 时间差不多了,二月已至,陈延给姜大人递了一封拜帖。 当初考童生、考秀才以至于来江南府上学,都受过姜大人的点拨,递此拜帖,才算周全礼数。 姜修拿到陈延的拜帖,立刻想起了这位和自己颇为投缘的小秀才,便召见了他。 也不算太久没见,姜大人惊觉这少年似乎又长高了。 大抵长辈见可心的晚辈都会下意识地问上一句:“你多高了?” 啊这? 陈延还真没量过,“大约五尺多?” 姜修笑笑,随手让他坐下,“瞧你这文风不像江南,高度不像江南,唯独这张脸倒是和了江南之美。” “……”他贫嘴,陈延也贫嘴了一句,“论风雅,学生何及大人。” 那倒是。 姜大人心里暗想,想当初他也是淮浙一带有名的美男呢。不过这种事不足为小辈道也了,只能谦虚推了几句。 闲谈完,则又问起那本算学书的事情,“那本书看得如何了?可有不懂的地方?” 陈延不敢托大,便道:“大部分都已经看完了,有些不懂的地方结合《算经注解》和一些其他的书对照了一下,颇有所感。” 这言下之意就是没被难到,反而有所启发了。 姜修这下来了劲,那算学书可不是入门书籍,他当下就想考一考陈延。 纸墨笔书房均不缺,姜大人思忖片刻,先落了一道简单的二四脚同笼题,“何解?” 重回小学年代…… 陈延几乎没有思考,就直接落了笔,“大人,十二头,三十八脚,七兔五鸡,我算完了。” 姜修立刻出了第二道丈量田地的题目。 这无非就是一个求几何面积提,这会儿不能用竖式列草稿,陈延只得在心里算了下子,然后给出了一个答案。 姜修:! 竟然又是对的。 “那你再看看这个。” 姜修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朝廷里户部经常会碰到的预算军费题,颇为繁杂,条条框框也多,当然,他给的数字不是真正的数字,只是想看看陈延用的方法。 这道题用时稍久了一些,但归根结底算法是一样的,陈延心算检查了一下之后便把答案给了姜修。 姜大人看了陈延许久,感觉他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务实二字。 这小子也是运气好,生在了好时代,早个十年,这种辞藻科举也就止步举人了,如今,若得会试殿试、有些运道一甲也无不可。 “你回去果真是好好学了算学的。”姜大人点拨他,“你于此一道,倒是挺有天赋,若有余力今后也不要放松学习。” “学生明白!” 一时考察兴起,姜修又出了些时策题让陈延当场作答,陈延平日里练的最多的就是这个,自然下笔如有神,十分流畅。 大笔小字,劲瘦欧楷立于纸上,姜修一眼看过去,发现这小子的遣词排句似乎比去年院试的时候好上了一些,内芯没有变,但包裹着它的外壳似乎更精致了一些。 这小子还有这本事? 若能内外兼修,一直如此,今后前途更广,毕竟列朝文官权重者年龄都不小,大多是太上皇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