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兴风之花雨
  4.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举世皆敌
设置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举世皆敌(1 / 2)


有些人在的时候,感觉不到多么重要。

不在的时候,却会让人立时眼前一黑。

好像撑天之柱,将溃一根。

天将崩、地欲裂。

海龙王就是这种撑天之柱。

风沙几乎用抢的,从云本真手中劈手夺信,展开凝看。

拢共只有几行字。

除了写明“我父病危”,还提到“三弟”受人撺掇,有割据称帝之心。

他无力抗衡,艰难自保,所以急向风沙求助。

末尾几句是夸他七弟,支持之意,蔚为鲜明。

“割据称帝”四字让风沙的双眼幽芒大炽,射出两道近乎凝成实质的杀意。

当今三大国看似占据大片疆域,能够真正掌控的地方极其有限。

各个地方军使,各自割据,还有诸如吴越、辰流、大越等小国。

一言以蔽之,天高皇帝远。

大部分的地方势力都位于偏远的边境地带。

或者说,越边缘,越割据。

还有刚窃据东鸟政权的朗州军,其实都是天下一统的巨大阻碍。

吴越占长江之通衢,据出海之便利,近南唐之侧,于富饶之地。

明明有割据一方,争天下的实力,却始终尊奉正朔,心向一统。

并且一直都不遗余力地促成统一。

之前千方百计支援渤海就是明证。

以及年前陈兵边境,威逼南唐,防止南唐和契丹联手攻打北周。

这还只是近期的事,几十年来,类似的事桩桩件件,数不胜数。

给海龙王积累了无比崇高的威望,也使海龙王的地位无可动摇。

设想天下一统时,吴越国主动归附,当为四方割据势力之表率。

无论是实际意义,还是象征意义,都大到无以复加。

望风景从,天下易定。

如果吴越国抗拒归附的话,则会成为各个地方势力割据之借端。

一加一减,远不止一。

海龙王的态度是一定的,他的继任者的态度,那就未必一定了。

风沙将钱玑的信一字字地认真看完,然后收信闭目,不言不语。

钱玑的态度非常清楚:支持钱七,反对钱瑛。

虽然他从没见过钱家七子,不清楚其为人秉性,但他信任钱玑。

钱瑛乃是明教少主先意明使。

他对此人印象极差。

尽管他不知道钱瑛在海龙王病重这件事中扮演什么角色。

但是,能让钱玑向他求助,说明钱瑛已占据压倒性优势。

而明教肯定给予钱瑛巨大的支持。

想让明教不支持,甚至反对自己的少主,难度可想而知。

风沙思索良久,下了一连串命令。

传信给马玉颜,让她就近主持针对吴越的一切行动。

另外,还要保护钱玑的安全,同时听从钱玑的命令。

而且明确告知马玉颜,可以大开杀戒,他只要结果。

传信给佛门代言符尘心,要求佛门勒令净土宗警告圣门的弥勒宗。

净土宗与弥勒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弥勒净土根本就是一家的。

弥勒宗又与明教秘密结社,密不可分。

明教以前常冠以佛名,愚民于渐染,佛门对此深恶痛绝。

却从来没有对明教赶尽杀绝,正在于此。

如今佛门必须听命于墨修,风沙可以直接命令弥勒宗,影响明教。

传信易夕若,让她以易门掌教和明教净风圣女的身份阻止明教支持钱瑛。

以墨修之名传信明教善母,明教不得支持钱瑛,否则四灵会有惩戒行动。

又以风飞尘之名,写了一封亲笔信,通过何子虚传给隐谷之首王尘子。

希望隐谷压制明教、支持钱七。

同时愿以墨修的名义携手隐谷,争取百家支持,压制明教、支持钱七。

只要四灵和隐谷支持同一件事,各家通常不会,也不敢反对。

以风飞尘之名传信柴兴和王卜,当全面压制明教、支持钱七。

给两人的信其实更像是通知,因为两人在此事的立场上跟他并无二致。

以墨修之名请圣门侧面警告一下弥勒教,同时通过圣明联盟向明教施压。

弥勒教与明教的关系实在太密关切了。

就算佛门听从墨修的号令,一层层压到

弥勒宗也可能只是名义上做个听命的样子,实际上根本不理会。

不过,弥勒宗属于圣门一支,不可能完全不在乎圣门同道的态度。

另外,日月门也是圣门一支,也能影响到弥勒宗。

这样上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