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
  4. 第263章 李安元
设置

第263章 李安元(1 / 2)


“李安元……”李长空微微挑眉,沉吟片刻后,问道:“可是上一任大乾宰辅,李安元李阁老?”

“正是!”紫衣颔首道。

李长空闻言点了点头,虽说李安元去世的时候他才不到十岁,尚且年幼,但这人名声过于响亮,所以多少还是有些印象的。

至于名头为什么响亮。

则是因为此人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被人称之为大乾国士!

即便出了大乾,在四方诸国,依旧是饱受称赞。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十年前却因为一桩惨案,全家上下三十八口,皆尽被杀。

以至于百姓哀悼,朝廷震动,当时当真是闹出了天大的动静。

可即便如此,却依旧没有查出是何人所为。

李安元之死也就彻底成了一桩不了了之的悬案。

“李安元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父!”紫衣回答道。

李长空和刘裕闻言,却是齐齐挑眉,后者更是直接出言质疑:“当年皇城司给的断案结果是李府上下三十八口全部遇难,无一幸免。”

“李宰辅的一对儿女怕是早已葬身在了十年前,你却说你是李宰辅的女儿,呵,当真是无稽之谈。”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当年我和舍弟确实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活了下来。”

“奈何仇敌势大,故而隐姓埋名,所以才导致了皇城司的误判。”

“那你们可有证据?”刘裕依旧是不信,直接索要证据。

紫衣闻言,却是珍而重之地拿出了一枚勋章,其上镌刻着“文渊”二字。

随后走上前去,递给刘裕。

刘裕见状,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终究还是接了过来。

到手之后,刘裕一看,眉头立刻皱的更紧。

不是因为他不认识这是什么,更不是因为东西是假的。

结果恰恰相反,他不但清楚这东西的来历,还能肯定这东西是真的!

内阁前身其实不叫内阁,而是叫文渊阁。

文渊阁相比于内阁,虽说没有票拟的权力,却更加清贵。

几乎是所有文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而入了文渊阁的文人,也被称之为文渊阁大学士,乃是皇帝的智囊!

后来先帝把文渊阁解散,以票拟权为核心,组建了内阁。

但是为了纪念文渊阁,就特命工匠打造了这枚名为“文渊”的勋章,赏赐给当时所有文渊阁大学士中学识最渊博之人!

毫无疑问,正是李安元!

这勋章虽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但他的象征意义却是非凡。

几乎代表着文官的最高点。

甚至李安元之后之所以能成为第一任内阁首辅,也和这枚“文渊”勋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物件,他刘裕身为皇家之人,很难没印象。

而且他依稀记得,贾师傅在给他授课的时候提到过,“文渊”勋章的右下角有个小豁口。

这豁口并非是损坏导致的,而是故意做成这样的。

一来寓意着学无止境,就算是天底下学识最渊博之人,也依旧有不懂的地方。

二来则是为了防伪,工匠在豁口处镌刻了无比细腻繁杂的纹路,导致这枚勋章问世之后,仿造品虽说层出不穷,却没有一个能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甚至直接就是一眼假。

而刘裕眼前这个,别的不说,只看豁口处的纹路,他就知道,这玩意八成假不了。

而且这样重要的物件,当年李安元肯定是随身携带的,若非子女,只怕还真拿不出来。

想到此处,刘裕脸上的神色渐渐柔和起来,敌意也消退了不少。

对于李安元这样为大乾做出杰出贡献的乾士,他还是很尊重的。

“即便你是李首辅之女,也无缘对皇子处刑,依旧触犯了乾律。”刘裕摇了摇头,如是说道。

紫衣闻言,却是冷哼一声,道:“那我若是说,当年残害我李家三十八口的罪魁祸首,就是刘景呢?”

轰!

此言一出,宛如晴天霹雳,将刘裕、李长空等人雷得外焦里嫩。

“怎么可能?”

“当时的刘景尚且不曾及冠,他手底下哪来的高手,能一夜间杀光李府三十八口?”短暂的惊愕过后,刘裕率先反应过来,反问道。

他记得清清楚楚,刘景得势大概是在出宫后的两年。

而十年前的刘景才刚刚出宫,正处于人手不足,势力全无的尴尬期。

相反,李安元当时却已经是一朝宰辅,而且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庙堂上,都声名斐然。

其府中肯定是有高手保护的!

这样分析下来,十年前的刘景几乎不可能杀掉李安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