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
  4. 第243章 朝会
设置

第243章 朝会(1 / 2)


被点到名的贾平生闻言,站出身来,不紧不慢,轻笑一声后道:“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干到几时啊?”

“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自然是好的。”

贾平生说完之后,整个正德殿都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之中。

刘景的脸色黑如锅底,礼部尚书陆征同样脸色铁青。

反观李长空和刘裕,则是一脸的轻松之色。

景行帝沉吟片刻后,道:“贺太白,陈道,上前听封。”

贺太白和陈道对视一眼,均看出彼此眼中的惊喜,遂快步走出,跪伏在地,齐声道:“臣在!”

“先擢升贺太白为户部宝钞局局长,陈道为户部油墨局局长,即刻上任!”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皆知大局已定。

贺太白和陈道更是叩首道:“臣领旨谢恩,定不负圣上所托。”

景行帝闻言点了点头,随后道:“此间事了,那便说说第二件事。”

“马如龙,便由你们兵部来说。”

马如龙闻言,站出身来,道:“诸位大人,截止到上周,夷州叛乱虽依旧声势浩大,但已有力颓之势。”

“胶州知州盛晋,深谙兵法之道,稳扎稳打,挺过最危险的一段时期后,正在稳步消耗夷州叛军的有生力量,如今,平叛已然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前几日,盛晋传来奏报,直言若是朝廷能派出援军,助力胶州军,势必能将夷州叛军一举铲除。”

“今日要商议的,便是该由何人领军出征,驰援胶州,彻底覆灭夷州叛军!”

此言一出,方才的沉闷气氛顿时一扫而空,喜悦的情绪布满大殿。

大乾除了东边临海之外,西方是晋国,南方是陈国,北方是让天子国大楚都头疼的北元,属于实实在在的四战之地!

平时大乾之所以四方安稳,那是因为四方皆有戍边大将驻守,或是天险阻隔。

再加之大乾国力强盛,这才相安无事。

可若是大乾向外显露疲势,只怕很快就会邻国盯上。

所以夷州叛乱不仅要平,更要速平!

只是谁也没想到,区区一个从未领过兵的夷州县令罢了,竟能将叛乱掀起到这种高度。

导致朝廷攻伐了半年之久,却依旧不见丝毫结果。

直到盛晋出手,这才稳住局势。

现如今,听到叛乱即将平息,自然是再开心不过了。

“启禀陛下,末将愿领军前往,旦夕之间,便可平定夷州叛军!”人群中,张勋站出身来,语气雄浑,态度自信。

身为勋贵魁首,面对这种事,他责无旁贷。

包括他周围的官员,面对这种事,也都见怪不怪了,张勋不去谁去?他们这群文官去不成?别开玩笑了。

然而张勋的主动请缨,迎来的却是景行帝沉默。

贾平生上前一步,道:“还是那句话,我们这些老家伙,能护佑王朝到几时?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还是应当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才是。”

贾平生这话一出,张勋立刻就会了意,这是皇上心里已经有了心仪的人选啊,于是便道:“臣知晓了。”

随即后退一步,站回勋贵队列中。

年轻人?

文武百官闻言却是面面相觑,随即都把目光投向了李长空。

要说大乾年轻一代的将领,怕是非这位莫属了。

看来这差事这次是要落到他头上了。

然而景行帝却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猜测:“既然无人自荐,那便太子吧。”

刘裕一听,浑身一个激灵,非但没有庆幸和喜悦,反倒是充满了后怕。

看着龙椅上的景行帝,小心翼翼道:“父皇,您没说错吧?”

“当真让我去?”

“君无戏言。”景行帝威严的声音传遍正德殿。

“另外,你初次领兵,便参与平叛之事,难免力不从心。”

“既然如此,景王也一起去吧。”

“你等二人,各领八千步兵,两千骑兵,合计一万大军,择日奔赴胶州。”

这话一出,刘裕总算是明白了,这是要让他跟刘景真刀真枪地斗一斗啊!

眼下他在朝堂上的局势可谓全面占优,若是这一次能先于刘景,率先平叛,那这储君之位,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再难更改。

反观刘景,他则必须赢过自己,否则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将再无一丝一毫胜算。

“儿臣谨遵圣意,必全力以赴,尽早平定夷州叛乱。”刘裕考虑清楚后,当即跪下谢恩。

“儿臣同样如此。”另一边,刘景和刘裕的动作如出一辙,只是脸色不怎么好看。

这项竞争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到了极致!

领兵打仗除了靠自身能耐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麾下将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