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
  4. 第41章 告状
设置

第41章 告状(1 / 2)


答案呼之欲出,西晋不可能舍得!

连战争都没有开打,便平白割让出去那么大的一片国土,这是奇耻大辱!

若是西晋当真能做出这等事来,今后在四方诸国之内,怕是要颜面无存。

那将是更大的损失!

所以整体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也就是说,只要这山字营当真能建起来,百分百能取得效果!

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建。

只不过,这就是兵部的事了。

总不能什么都指望人家一个孩子。

见到三位内阁阁老也是这个意见之后,景行帝心中最后一颗大石落地。

“若是诸位没有意见,不日朕便传旨兵部,拟出相应对策。”

“陛下圣明!”众人闻言,齐声道。

景行帝点了点头,道:“这件事便交由定国公处理,你先去兵部知会一声,等朕下达旨意之后,便由你全权与兵部交涉。”

“为山字营选人的权利,朕也交给你,可有问题?”

张勋一听,当即单膝跪地,满脸坚毅之色,道:“谢陛下荣恩,臣下便是万死,也当不负所托!”

“卿家言重了,去做事吧。”

张勋点了点头,随后起身离去,眼眸中好似有火焰燃起。

只不过快要出宫的时候,却恰好撞见了进宫的阳城侯,两人对视一眼,皆是诧异。

“你怎么来了?”张勋率先发问。

朱温闻言,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便只说是有要紧事,便径直入了宫去。

张勋走后,景行帝看着眼前的考卷,心中不由得起了心思,要不...将这封条揭开,看看这策论究竟是何人所作?

“朕欲将这封条揭开,诸位意下如何?”

“好啊!好啊!父皇圣明!”太子刘裕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他虽然不知道这篇策论写得如何,但看众人反应,应当算是极好的。

此时若是能得知究竟是何人所做,自然也是极好的。

唯独贾平生等三人面面相觑,这...于理不符啊!

从规矩上来看,也不怎么合适。

但...这篇策论确实写的不错,而且又是陛下要求,于是乎三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沉默起来。

但有些时候,沉默便是最好的答案。

景行帝见三人默许之后,便不再遵循规矩,伸手将策论上的封条给撕了开来。

一时间,李长空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景行帝一看,却是略微皱眉。

李长空这个名字,怎么好像似曾相识呢?

莫不是在哪里听过?

喔!想起来了!南下抗陈一事,本来定的是武陵侯,结果因其子嗣过于顽劣,恶劣的名声甚至传到自己耳朵里来。

遂心生不喜,才将此事暂且搁置,人选再议。

此李长空莫非便是彼李长空?

不能吧。

听说武陵侯府的那个李长空,不仅不学无术,纨绔至极,而且脑子还不怎么好使,似乎是脑有顽疾!

前些日子,硬生生被别人骗走五万两白银!

这样的人,又怎能写出这样惊艳的策论?

莫不是重名了?

景行帝心生疑惑,出口问道:

“诸位卿家,可曾听过李长空之名?”

三人闻言,颇有些面面相觑。

他们是阁老,清流中的清流,翰林中的翰林。

若说平日里谁和勋贵们不对付,就数他们了!

又怎么会去关注死对头们的子嗣?

问他们,着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于是乎张子房和林瀚俱都是摇了摇头,唯独贾平生皱了皱眉,觉得这个名字有几分熟悉,不过一时间却也想不出来,无奈之下,便也跟着摇了摇头。

景行帝见状,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好道:“无妨,校阅成绩公布之后,自然便会认识了。”

三位阁老闻言,均是点了点头。

毕竟能写出这等策论的人,必然不是无名之辈,今后定然是可以认识的。

而太子刘裕,更是早早便把李长空这个名字记下。

他倒是要看看,此人的策论究竟能写的多好。

此人在兵法韬略上的造诣,还能比本宫高不成?

景行帝将封条重新贴了回去,然而就在他要屏退众人,审阅奏折时,郑英小步走了上来,道:“陛下,阳城侯求见!”

阳城侯?

景行帝略微有些诧异,阳城侯和武陵侯都是此次南下抗陈的热门人选。

此时应当在家中避嫌才是,竟主动进宫见朕,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于是便挥了挥手,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