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
  4. 第21章 满座皆惊
设置

第21章 满座皆惊(1 / 2)


李善长的眼眸眯了起来,若有所思。

若这诗文不是他口中的岳飞所作,还能是何人所作呢?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便是李长空自己!

虽说一个勋贵子弟能作出这等诗词,颇有些不合常理。

但世事无绝对,如那定国公独子张邯,分明为勋贵子弟,却尤为好读,据说平日里每夜都要读书到深夜的。

一晚上下来,蜡烛都要点上好几根。

便是寻常读书人都不见得有这般用功,一个勋贵子弟却能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不也称得上是异类?

相比起来,李长空小小年纪能作出这样的诗篇,倒也不见得有那么骇人听闻。

说不定人家本就是诗词一道的神童,且在背地里偷偷用功呢?

再者说了,他李善长与那些死读圣贤书的大儒不同,他的观念还是很开放的,不至于过于迂腐。

倒也不会以貌取人,见李长空是勋贵子弟,便给其戴上不学无术的帽子。

只是,这孩子为何要说谎呢?

仔细一想,李善长便明白了。

谦虚啊!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此子小小年纪,竟是也懂得这谦虚的道理,着实是难得。

李善长开怀大慰的同时,看向李长空的目光中,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欣赏。

好孩子啊,小小年纪,不仅能做出这等的锦绣篇章,且懂得藏拙。

若是假以时日,岂还得了?

看来,我大乾文坛,是要再添一个文曲星了。

“好啊,好啊!”

“这岳飞之词,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其中意境,皆是壮怀激烈。”

“杀灭异族的拳拳报国之心,可谓跃然纸上。”

“说句不客气的话,至少这首词在老夫眼中,比那王扶摇之词,强了不止一筹!”

“老夫...已多年不曾见过这般好的词了。”

“在此处,倒是要谢过李小友的传词之恩了。”

“若无你,我等今生怕是要与这首足以名列边塞诗词魁首的佳作无缘了。”

李长空闻言,则是连忙摆手,道:“学生不敢。”

李善长见状,眼眸中的欣慰之色,不由得更加浓郁起来。

好啊!

竟还是个知礼懂礼的好孩子!

在《满江红》的影响下,李善长现在看李长空,可谓是越看越顺眼,哪怕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落到他眼中,却也成了难得的优点。

在他眼中,李长空在一众勋贵子弟之中,俨然已经成了鹤立鸡群的存在了。

听见他这样的夸赞,勋贵子弟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要知道,勋贵和文官集团可历来都是互相不对付的。

虽说这一届的内阁首辅贾平生性子温和,使得双方的关系缓和了不少,但那种根深蒂固的矛盾,却依然存在。

平日里这些个讲师虽说也教他们读书,却也是看在他们荫生的身份上不得不如此。

大抵是不怎么认真讲的。

至于夸赞,那更是天方夜谭。

可现在,他们脑海中的天方夜谭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了眼前,被他们亲眼所见。

而且夸赞李长空的还不是普通的讲师,而是国子监祭酒李善长,乾都文坛中论名望,论才华,皆可以排得进前三的儒道大家!

这等人的夸赞,说是一字千金也不为过。

所以说,李长空的这首词到底是有多好?

竟能让一介大儒将其夸成这个模样。

他们都是勋贵子弟,除了张邯之外,对这词的理解大抵是不怎么深的,只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应当是首好词才对。

可现在看来,岂止是好词,简直就是数十年难得一遇的上上之作!

就连见惯了大场面的怀庆公主,此刻看向李长空的眸光,也不由得有些闪烁。

只有她知道,国子监祭酒李善长,在乾都文坛中,可历来都是以严苛著称的。

指教晚辈学问时,一有不对,便破口大骂。

言辞犀利,句句戳人心窝。

久而久之,便有了个李铁嘴的名号。

可如今,面对李长空,李铁嘴不仅没有破口大骂,反而言语中隐隐约约有将其捧起来的意思。

这一幕若是让寻常的乾都读书人见到了,怕不是要惊掉了下巴。

这少年,究竟有何等魔力?

竟能做到这一步!

怀庆眼眸中微光愈发明亮,透露出了几分好奇。

至于昭阳郡主,早已是将脑袋枕在其肩膀上,那一双小鹿般精灵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盯着李长空。

似是在说,世上怎的有这般奇怪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