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登基县令
  4. 第92章 开始造船天水县太监来信
设置

第92章 开始造船天水县太监来信(1 / 2)


而在江自流这边开始操练长安第一家青楼画春堂的时候,远在千里的天水县,此刻也是一点都不闲着。

“火药部,加大火药的炼制。硫磺、木炭和硝石这些原料加大采购。对了,按老爷之前的吩咐再加上白糖。”

“军火部,火统,还有火炮也要加快打造。万一哪天老爷有危险呢。”

“还有木牛流马,也得加快点,我们一定要先屯好,以防不备之需。”

“杂交水稻的种子也得多多培育。”

.........

天水县的后方是工业重区,也是天水县的依仗,江自流在天水县的时候,早就把这些工厂组建完毕。

只不过这些工厂规模较小,产量只能仅够天水县使用。但是常见的比如茶叶,酒水还有一些民用的,江自流则是开足火力生产,派人秘密销往整个朝歌,以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银子。

只是,随着江自流一个月前离开赶往朝歌,身为师爷的卜算子则是将那些军用工厂给扩大了。

原因无他,他们可不想他们的老爷身死异乡。当初天水河的刺杀以及县城外的马匪让的卜算子明白,他们老爷一去怕是不好回来。

如果必要时,他们不介意扛着火炮去将江自流给抢回来。

卜算子这边交代完之后,便是独自去往了更后方。

这里原先是天水县城的大后方,本是四面环山,人烟罕至。并且高耸的城墙也将他们的工厂给遮挡得严严实实。

只是也是随着江自流的离开,卜算子命人将这城墙给拆了,接着卜算子用了十天的时间,用黑火药做成炸药包,硬生生从山中给打通一条水路,并又给炸平了一处丝毫不比天水县城小的地盘。

至此,外面的天水河在这里形成湖泊,新建的城墙将这片地盘相围,一直围到了水路的山体边。

而卜算子之所以做这些,就是从地图上看出了天水县离长安太过遥远。

虽然江自流之前有交代,搞一个中转站,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他还是觉得水路更加的便捷。

卜算子算过,如果要是走水路,那么本来到长安近十五天的行程,用在了水上,则是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只不过前期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水路改道。

“怎么样了,老陈,这船造得怎么样了。”卜算子看着停在湖泊上的船只询问道。

被称老陈的工匠摇了摇头:“不行啊,师爷,这船倒是好造,只是这要承受巨多的货物,怕是不行,现在已经沉水里好几次了,而且船的动力也是个问题。”

“十天了,举半城之力还是造不好嘛?”卜算子紧皱着眉头。

“这船对我们至关重要,有了这船,我们也和老爷那边也能更好地对接。万一哪天需要载着火炮去长安,可别给我说推着去。马车都得十五天,再带着火炮,老爷真有个危险,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老爷,我们一定尽力。”老陈一脸庄重。

“对了。改道的情况怎么样了,我们可一定要将天水河打通,并且还要打通到渭水,这水路是基础。”卜算子提醒道。

“黑水河那边已经打通了,只是到卫河那边遇到了阻碍,那边发生了洪涝。现在专门负责水利得兄弟,已经准备好了方案,正在进行改道,到时卫河的洪水得到了分流,便是可以打通了。”

“卫河洪灾?”卜算子皱了皱眉:“那可要尽快了,洪灾一发生,那兖州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老爷之前就说过,要顾全大局。大局乱了,咱们天水县也不好过。”

“是!”老陈点了点头:“我尽快增派人手,多催促下。”

“师爷,师爷。”一名衙役此时跑了过来:“谢捕头让我告诉你,京城里来人了,说带着县老爷的信。”

“京城的人?县老爷来信?”卜算子一听,眼中也是一喜:“快快,带我过去看看。”

.........

天水县府衙,此时夜游宫派过来的太监小文子正看着面前那魁梧强壮的大汉。

“文公公,这是我们天水县的一份心意。”

说着,谢六州将一包裹直接塞到了小文子的怀里。

小文子刚刚托住,便是一个踉跄摔倒在了地上。

谢六州眉头一皱:果然是太监啊,少了支撑点,这都接不住。

小文子一脸尴尬地重新托好站了起来:“谢捕头,这是什么?”

谢六州摆了摆手,压低声音:“一千两银子,不成敬意。”

“这!!”小文子脸色一变:“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谢六州脸色一板:“我们老爷可是说过,你们京城过来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