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秦:逍遥江湖
  4. 第162章 周朝旧闻
设置

第162章 周朝旧闻(1 / 2)


凌云赶紧把荀子拉住,好说歹说的才把老爷子安抚下来,把凌云累得半死!没想到这老头这么大年纪了,脾气还这么爆,而且老爷子的武功又有精进,现在应该和北冥子那老头差不多,刚才差点没拉住!

凌云赶紧说道:“也许是那些野史书上说的!可是老师西岐不是被称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荀子哈哈一笑,自己这个弟子有的时候是真天真啊:

“西岐那穷地方,路上能有个人就不错了,当然路不拾遗,至于夜不闭户,穷的都要饿死了,闭户有用吗?开门的时候,还有可能有人看见帮忙报个官!”

“至于说商朝残暴纯,周朝仁义属瞎说,人家商王出门打天下去了,周朝那些不要脸的勾结朝内大臣和王子,将人家后路抄了,这叫仁义?”

“比干还是商王的叔叔,连他都背叛了,为了反贼讲话,简直无耻!”

“自古以来争霸天下只有靠兵马,律法,沙场之上只有枯骨和兵戈。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仁义,宋襄公倒是仁义,你看现在宋国亡了没有?”

“儒家先师不是有言在先吗:仓禀足而知荣辱!活都活不起了,还讲仁义?”

荀子的一番话,凌云的三观都受到冲击了,儒家不是一直讲究要仁义吗,虽然也有脾气爆的时候(比如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但是也有章法可循啊?这直接就不要脸了?这么残酷的吗!

凌云接着问道:“那老师,商王受真的是暴君吗?”

荀子摇了摇头,这都在哪里看的野史,造谣都这么严重了吗:

“商王受乃是一位雄主,如今的天下的底盘就是在商王的时候打出来的,原来最多就是韩魏两国那么大的地盘,在帝都修建水池,为南征做准备,以绝对的武力拓地千里,同时还精通法家之学,也仁慈对民!”

“古书有云:商王懈怠祭祀,严惩违反法律的贵族!”

凌云心想这难道就是酒池肉林的真相?

懈怠祭祀对于百姓也是好事,劳民伤财是一方面,主要是那个年代祭祀用的是活人!从这个角度看商王受可是个明君啊,珍惜子民性命同时也反抗了神权,让中华大地上的人民从神权的影响下脱离了出来,从此神权归神权,人间归人间,大家不要互相干扰,后代的明君无一不是继承这一点,这就是中华文明中的:重人事,而轻鬼神的由来!

那合着西岐就是乱臣贼子,野心勃勃的枭雄,正面干不过人家,就背后用刀子,勾结内奸,反客为主!可是最后西周也没好到哪去啊,好像统治力不如商朝啊?

凌云好奇的问道:“老师,那周朝实行分封制是不是也有问题?”

荀子此刻终于满意的看着凌云,这小子终于明白了关键点,还不错。

荀子慢悠悠的开口说道:“当然有原因的!”

“商王受得知国内造反,在安顿好新的领地之后带兵回国平叛,但是此时天下大乱,商王兵力不足,率先返回国都,那里有整个大商最为充足的军械粮草。”

“可是没有料到的是,商王的两个亲儿子竟然也反叛自己,给敌人充做内应。”

“心灰意冷的商王受死前,烧掉了最后的军资储备!”

“本来西岐那帮人还想指着这笔军资充作粮饷,可是商王这一手,搞得西岐元气大伤!”

“为了控制局面,稳定天下,才分封诸侯!”

“你真以为西岐那帮人是什么好人,喜欢把权利分封出去?”

凌云听到这里三观都颠覆了,这就是朝代更替的秘密,怎么看人家商王都没有问题吧!这就是后院起火,没有收拾这和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叛徒行为有什么区别?

凌云这些更是好奇了,儒家里面分为很多派别,其中之一就是孔子。孔子可是强调周礼,还有君君臣臣那一套东西的。难不成这个思想提出来也是有一定目的?

凌云试探性的问道:“老师,那孔子提出的周礼和君臣之则的那一套是为了什么?”

荀子听到凌云的问题更加开心,自己这个弟子到底是不同寻常,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一般的儒家弟子哪里敢怀疑先师的理念,只知道照本宣科,腐儒罢了!

荀子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后,缓缓地说道:“孔子的学问只适合修身,至于政治上的主张,哈......”

“你看见那个国家君主用了,就是那被灭的鲁国和宋国,最为讲究礼仪的国家,都没有采用孔子的主张!”

“可以说孔子只是个文人,为世人修身之师,政治就算了!”

“之所以提出这个说法,一是为了迎合各国君主,加强君主权威,避免出现三家分晋这种情况出现!”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