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穿成吕布女儿的我太难了[三国]
  4. 第108章 见龙在田60
设置

第108章 见龙在田60(2 / 2)


”吕昭慢条斯理地点头,“商家为了把产品推广出去,总会加点噱头。” 以张辽的性格和想象力,肯定想不出这些充满浪漫色彩的幻想故事。 故事并不长,郭嘉很快讲完了,大致内容如下—— 森林中生活着一只充满智慧的白鹿,某天不小心踩中捕兽夹,危急关头被路过的农民所救,放归大自然。度过劫难后,白鹿幻化为人形,前来找农民报恩。当时正值深夜,农民借着月光艰难地修补衣服,面对白鹿的询问,他揉了揉酸疼的眼睛,回复了一个朴实的答案:“如果能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就好了。” 白鹿满足了农民的愿望,摘下一缕纯净的月光,放入竹子编织的空心球中,把灯送给农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结束了。 这个版本的故事平平淡淡,没什么太大的起伏波折,既不狗血也不虐恋,在吕昭看来毫无新鲜感刺激感。 小孩子们也不太满意,大家一五一十地控诉起来。 “我喜欢白鹿仙子送给农民好多财宝的那个结局!” “我喜欢他们共结连理幸福美满生活在一起的那个结局!” “我听到的是农民贪图白鹿仙子的能力,把她的羽衣藏起来,不让她化为原型回归山林,一直强迫她提供钱财。” 吕昭之前都能保持微笑,直到听了最后一个版本,嘴角控制不住地抽搐了一下,心想谁这么缺德,给小孩子听这种可怕的内容。但她转念一想,感觉这个版本挺现实的,如果孩子们能由此认识到社会的险恶,提高警惕,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也算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所以到底是怎样的?”吕昭的眼睛注视着被小孩子们团团围住、强烈要求“再讲一个”的郭嘉,同时压低声音向张辽询问。 “就,很普通……”张辽又叹了口气,“我也是猜的,不确定……很久之前的事了,我提着滚灯回家,路上救了一个跌进坑里崴了脚的人。他见滚灯精巧,很是喜爱,询问我在哪里买的,想买一盏送给孩子,我说是……旁人……送的,他又问能不能借他看看,我只让他看了,没有上手……” “所以你是那个白鹿仙子。”吕昭恍然大悟。 “……女郎!”张辽难得在对吕昭讲话时略微提高了声音,脸也一下子涨得通红——十有八|九是气的,谁让吕昭的关注重点是如此奇怪呢。 动静稍微有点大,郭嘉和蔡琰不约而同地看过来,两人的眼里都盛着淡淡的笑意。 吕昭镇定自若,张辽则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算了,可惜没有能容得下他的,最后他只得垂下头,不去看别人,好像这样就能掩盖些什么。 “我会把那个胡编乱造之人揪出来的。”张辽闷声道。 “不要这么严肃啦,”吕昭笑着摇摇头,“只是个普通人,脑子灵活一点,趁机赚点小钱罢了。生活不易,随他去吧。” 滚灯又不是吕昭的原创,而是她从古诗词中了解到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今能在异世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正是她喜闻乐见的好事,值得大力推广,哪能去遏制和阻止呢? 张辽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并没有说出口,他垂下眼眸,敛去眼中涌动的情绪。 可那是你送给我的月亮…… 算了,是我的错,本该小心珍藏,又忍不住捧在手里,向所有人炫耀…… 吕昭的目光扫过张辽看似平静的脸,端详片刻,忽然说道:“这些坊间流传的故事,应该不会全都出自最初的那位商人之口。” 商贾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最不缺乏的就是眼力劲儿,张辽那通身的气质一看就是他惹不起的人,他敢蹭着张辽发财,却未必敢抹黑他。 故事最初的版本就是郭嘉讲述的那个平平无奇版,由此可见商人十分克制。但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情节肯定会一点点变化,这些变化累积起来,最终必定有彻底面目全非的那天。 就好像玩传话游戏,最终结果都会很离谱一样。 “你要是不喜欢现在的故事,也可以自己编一个版本传播出去嘛。”吕昭拍了拍张辽的肩膀,笑得意味深长,“比如大年三十的夜晚,卖火石的农民一单生意都没做成,又冷又饿的他掏出火石敲打,从迸发的光芒中看到了温暖的火堆。但幻觉很快消失了,他对着月亮祈求,希望能有好心的仙人来救救他,林中的白鹿仙子听到呼唤,踏着月色降临……” 张辽听了一会儿,实在没忍住,询问道:“为什么农民要卖火石?为什么他不用火石点燃柴火取暖?” 胡编乱造了一半的吕昭被打断,盯着张辽那张认真的脸看了片刻,“噗哧”一声笑出来。 她竖起手指,隔空点了点他的肩膀,回答:“因为他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