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残唐五代第一部:王风委蔓
  4. 章 十四下 锋矢相摧三百载代北胡儿肩狼归
设置

章 十四下 锋矢相摧三百载代北胡儿肩狼归(1 / 2)


阿史那步真得手后学着他的五世祖室点密自号为“咄陆叶护”,想看看诸部的反应,可没人支持他。阿史那步真无可奈何便也挥着马鞭投了大唐,可汗泥孰便将他的部众交予了阿史那贺鲁,朱邪氏的处月部自然也归了贺鲁。

咥利失可汗跑了,投奔了在焉耆的兄弟。西边诸部立了东禿厥启明之子欲谷设,与咥利失相攻杀,而不能决雌雄,便依着老祖宗的规矩,中间一刀,一人一半。伊列河(又作伊丽河、伊犁河,在今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东北一带)以西属咄陆,以东属咥利失。

贺鲁统治下的处月部应该是随了咥利失,可咥利失很快就再次经历了叛乱,最终奔死他部。弩失毕五部立了他的侄子,可这个沙钵罗叶护可汗不到三年便被欲谷设擒斩了。

重新混一了西突厥的乙毗咄陆可汗(即欲谷设)雄心奋张,率兵击破了吐火罗,又遣兵侵伊州(今新疆哈密市),遣处月、处密诸部围攻天山县(今新疆托克逊)。安西都护郭孝恪率两千轻骑一胜再胜,屋利啜诸部很快就有了二心,他们遣使到了长安。唐太宗依其所请册立了莫贺咄乙毗可汗之子,是为乙毗射匮可汗。

射匮之父且不能服众,射匮自然也不能服众,但是有了天子的加持,欲谷设渐渐势弱,最后只能逃往吐火罗。贺鲁押着处月、处密等部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莫大的功绩,同时贺鲁的野心也萌生了,便也与射匮有了矛盾。贺鲁知道自己敌不过射匮身后的太宗皇帝,在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他率着处月等五部之众要求成为大唐天子的百姓,太宗皇帝接纳了他,诏令他居于庭州(今乌鲁木齐)。

庭州南界有条金娑山(今新疆天山东博格达山),北部有个沙陀碛(今准葛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边还有个蒲类海(今哈密巴里坤湖),处月部便安置在金娑山的北面(史书上说是南面,应该错了,南面属西州,隔着一条山脉离沙陀碛便远了)。

两年不到,太宗皇帝归天的消息随着告哀使的马蹄送到了庭州,贺鲁知道机会来了。他反出了庭州,杀败了射匮,霸有了整个西突厥。当时处月部朱邪阙俟斤似乎已经不在了,他的继任者朱邪孤注也杀了招慰使,引兵向西。可是“射脾俟斤沙陀那速”却留了下来,高宗皇帝便将贺鲁所领授予了他,可能这时更多的是“名义”上的,不过“事实”很快就到了。

第二年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在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的攻讨下,取得了斩首五千级,俘虏九千人的战绩。这些俘虏大概都交予了沙陀那速,第二年高宗皇帝在金娑山、沙陀碛、蒲类海这个区域建置了金满州、沙陀州,酋长便转做了都督。

显庆二年(公无657),高宗皇帝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等率师讨击,同时使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安抚大使。唐军势如破竹,处月又受到了老主人弥射的招诱便果断投了过来。贺鲁兵败如山倒,众叛亲离,最后吃一个城主擒住送给了萧嗣业,一番痛哭流涕的忏悔感动了萧嗣业,也感动了高宗皇帝,最后在长安做了一介百姓。高宗皇帝将西突厥分成了两份,将弥射与步真都册作了可汗。

龙朔初(公元661年),处月部酋长沙陀金山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铁勒,以功授墨离军讨击使。沙陀金山或许便是沙陀那速之子,他的蕃名或许便是朱邪拔野,是为朱邪克用的远祖。

据《旧五代史》所言,自朱邪拔野而下是五代相承,世世为沙陀部都督,世世为唐忠臣,以至于朱邪克用。当然历史是各有各话,《旧五代史》没有提到一个朱邪金山之孙骨咄支曾任回纥副都统从肃宗皇帝平安史之乱,《新唐书》却记载了,还记载了朱邪金山的曾孙朱邪尽忠在贞元(公元785年-804年)中曾以沙陀七千帐投依吐蕃,做了吐蕃赞普的军大论(义为“大臣”),为王前驱,攻陷大唐北庭都护府一节。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的,无论是作为“处月”部,还是作为“沙陀”部,对于朱邪氏而言他们的力量都无法自主,为了生存,只能服从跟随强者。突厥强盛,便随了突厥;回纥强盛,便随了回纥;吐蕃强盛,便随了吐蕃。

当然这种随风折倒的品性很难使人信赖,吐蕃将沙陀人迁离了故地,朱邪尽忠便将着他的族人到了甘州(今甘肃张掖)。后来回鹘(即回纥,此时已改号回鹘)西略,夺取了吐蕃控制下的凉州(今甘肃武威)。甘、凉东西接境,吐蕃感到了不安。

突厥、回鹘同为匈奴后裔,随着大唐征战时,沙陀人还得到了从属于薛延陀的同罗、仆骨两部的降俘。同罗、仆骨与回鹘的血脉很近,他们都是“铁勒诸部”。

吐蕃人疑心朱邪尽忠执两端并不是空穴来风,以下各处的历史记载便是一样了。一日,朱邪尽忠对他的两个儿子朱邪执宜、朱邪葛勒阿波说道:“我世为唐臣,不幸陷贼污节,今若走萧关归唐,不胜于绝种于此乎?”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