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回到古代:我靠经商富可敌国
  4. 第333章 马良拜见主公
设置

第333章 马良拜见主公(1 / 2)


天灰蒙蒙亮。

金陵城西。

一处离地面足有百丈高的山峦之上,一座古朴的老寺林立其中。

晨钟敲响。

和半年前不同的是,寺中已经没有了诵经声,取而代之的是孩童们的读书声。

从山顶扫视四周,方圆近二十顷的土地几乎都被水泥覆盖。

原本泥泞的环山小路变成了三丈宽的水泥路,钢铁水泥打造成的房屋遍布了整个封地,看上去就像是个带有古典风情的现代小镇。

数不清的人群在水泥路上排着队,有秩序的在附近的食物供给处领取口粮,识字的人停留在山腰的广场上,对身份不明的人群做着登记。

定彦平犹如乞丐般坐在广场中间,自顾自的翻阅着堆积成山的册子,几道阴影突然挡住了册子上的光。

定彦平抬头望向挡住光线的方永,吊儿郎当的站起身来,朝着方永身侧的刘青史抱了抱拳。

“晚辈定彦平,见过刘先生。”

刘青史象征性的朝定彦平抱了抱拳,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几分震惊之色。

他和定彦平有过几面之缘,算是认识。

只是没想到连皇帝都没能请动的王佐之才,居然会在方家次子的封地上帮忙。

不过让他更为震惊的,是方家次子封地内比蚂蚁还要密集的流民。

“封地上的百姓至少有六万之数。”

“仅仅是这些百姓,老爷的封地都不可能容下,更不用说金陵城外已经增至四万之

数的流民和陆续赶过来的人群了。”

“依奴才看,老爷还是先遣散一批为好。”

方永没有接话,伸手从定彦平身旁堆积成山的册子中挑了一本。

册子上以家庭为单位,撰写了前来投奔的流民的身份和特长。

“遣散后的方家奴仆,现在还剩多少?”

定彦平从怀里掏出一本簿子,递到了方永面前,“排除仙衣阁以及各地书屋,算上各个店铺的掌柜和一些无家可归或者不得不依靠方家生存的仆人,共计还有四百七十余。”

方永也不去看簿子上的名字,再次问道,“流民之中,以养蚕织布为生的家庭共计多少,可有统计?”

刘青史抢先一步答道,“城西外停留的有五百三十二家,约莫一千八百人。”

刘青史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写满字迹的宣纸递到了方永面前。

方永接过纸页之余,耳边传来了定彦平的声音。

“自昨夜子时后,封地内共计收留难民八万四千一百五十二人,其中有功名者,贡生一位,秀才五十七位,其余能文笔流畅者一千零三十三人,共计六百二十户。”

“蚕桑之家有一千三百户,算上孩童和老人共计四千七百余人。”

“歌舞戏法、江湖杂耍之类的人来的不多,只有百来号,各种能工巧匠倒是有不少,按户头统计共有两千多户,接近万人。”

定彦平指了指身旁堆积成山的簿子,继续道,

“还有一些买冰糖葫芦之类街边小吃的,都登记在簿子上了。”

方永仔细打量了一眼刘青史统计的纸页,又翻了翻堆积成山的簿子。

两人的统计方法几乎一样,都是以“户”为基础。

一家人中,但凡有一个拥有一技之长的,便把整户人都统计在内,如此倒也方便安置。

即便如此,从十余万流民在挑选出来的可用之家,也只有一万户出头,算下来也就四万人左右,其中有接近五千户的铁匠、厨子、木匠、石匠一类的家庭,还是不得不留下来的有用之才。

但在他的估算中,方家撑死了也就能收留八万人左右的空缺。

如今聚集到金陵的流民已经超过了十二万,后面还会陆陆续续的赶来一些。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一些能够继续回到家乡生存的人分散回去,把流民的数量压下来。

方永思虑良久,反手抓住了从身旁走过的方月。

“去找甄德帅,让甄德帅立即把江南各地食为天培养出来的副掌柜安排到各城池已经空出来的新铺子,挂上聚贤阁的招牌。”

“其次,去通知玉芝嫂子立即把红袖堂中能甩到聚贤阁人甩过去。”

“告诉他们,此事今日之内必须做好,明日便会有新的人手进驻方家产业。”

见方月点头离开后,方永又把视线转向了定彦平。

“通知下去。”

“除了铁匠、石匠一类的匠人留给罗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