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回到古代:我靠经商富可敌国
  4. 第176章 今日无事倚栏听曲
设置

第176章 今日无事倚栏听曲(1 / 2)


杨修没有理会方永,而是把目光放在了跟随方永前来的裴兴奴身上。

“有些年没有看到你了。”

“相比当年,你的声音少了些与世俗争名斗艳的欲望。”

他曾是长安第一青楼醉红楼里的常客,和当年醉红楼第一花魁裴兴奴算是老相识。

辗转二十多年不见,能在金陵城遇到,倒也算是一场缘分。

“杨大人还记得民女,是民女的福分。”

“不知王爷今夜想听些什么?”

杨修走到方永腾出来的雅座上,自行抿了一口茶。

“先来一首《玉树后庭花》吧。”

裴兴奴走向苏小小让出来的舞台。

方永坐到杨彪身旁,主动为杨彪倒了杯热茶。

“杨大人……”

杨彪伸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今日无事,倚栏听曲。”

他抬头望向站在阁楼上独自饮酒的李牧,“难得见贤侄一次,不妨过来一起坐坐。”

李牧带着满身酒意来到了桌前。

两人一个独自喝着闷酒,一个满脸享受的听着曲,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事一样,只有方永不知所措的坐在一旁。

他本以为杨彪是得到王爽的授意,主动来和自己接触的。

现在看来,杨彪前来的本意并不是因为方家,而是因为眼前的李牧。

杨家和李家同为天下八大家。

李家拥有一位担任当今朝廷太尉的家主。

太尉掌管朝廷军务,乃是朝廷实权最大的三人大臣之一。

杨家虽然势大,但自杨彪卸任太常令一职后,杨家在朝廷内部便丧失了高层话语权。

相较来说,李家今后强大的趋势要比杨家更加明显。

而如今,杨家急需一个进入朝廷

权力中心的话事人。

这个话事人,便是杨家嫡长,杨彪的大儿子杨修!

海陵王萧昭文邀请斗酒诗会中获得排名的才子打压江南佛教的时候,参与竞争的崔灿、李牧和杨修三人进行了轮流抽签。

其中崔灿排在首位,行驶一月份朝廷给予的巡查特使之权,李牧排在第二,杨修则是利用整个三月。

崔灿拥有崔家祖地势力支持,且占据先机。

这场暗斗于崔家而言无疑是最有利的。

如今崔灿担任巡查特使的时间已经过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崔家的计策对江南佛教并未产生多大影响。

江南地区的寺庙臻至五百余座,僧众超过十万人。

以江宁郡为例,近二十天时间,江宁郡四千多名僧众里还俗的只有六百余人。

江宁郡是江南十七郡中发展中等偏上的州郡。

以小观大,整个江南还俗的僧众不会超过八千人,不足江南僧众总数的十分之一。

这对后面参与竞争金陵县令之位的人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

但对于最后参与竞争的杨修来说,是最坏的消息。

威逼利诱的手段崔灿已经用过了,李牧之父乃是当朝太尉。

若是李牧借助太尉职权再烧一把火,排在最后的杨修几乎没有任何竞争的机会。

果不其然。

舞台上几曲唱尽,杨彪终于向李牧开了口。

“这一次的竞争,当叔父的希望你能给修儿让条路。”

“弘农郡副都尉准备告老还乡,你若是愿意,叔父可以向弘农郡守举荐你。”

“你们李家大都是武将出身,弃武从文对你而言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郡都尉掌控一郡

兵力,在军事上听从当地最高长官调配,官位在四品到六品不等。

郡副都尉是郡都尉的副手,官衔一般在正六品。

而除了京兆尹这个特殊存在以外,大隋县令最高官位不超过七品。

从职位晋升上来说,郡副都尉的起步要比金陵县令高了一大截。

杨彪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放弃金陵县令之争,全力帮助杨修取胜,作为回报,予以正六品官职。

在方永看来,这个买卖很划算。

然而李牧的回答却让他大失所料。

“可能要让叔父失望了。”

“小侄动用父亲的关系调动江南兵马时,曾向父亲立了军令状。”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