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长安好
  4. 293 愿与殿下同行
设置

293 愿与殿下同行(2 / 3)


垂下,握弓于身侧,与她缓声道:“好,那我等你有朝一日将它取回。”

在此之前,他会尽力替她保管好一切,就像她还未回来时那样。

此刻,二人相对而立,一握曜日剑,一持挽月弓,相视而笑。

“所以,曜日剑是此番跟随玄策军来了洛阳,你之所以说等三日,是因今日你的人与李献一同抵达汴州之时,才能将它带过来?”常岁宁道:“那是我错怪你了,还当你刻意卖关子。”

“也谈不上错怪。”崔璟很坦诚地道:“剑什么时候都给得,的确是想趁机卖一卖关子。”

见她类河豚,还挺新奇的。

“无妨,看你为我换剑的份儿上,这关子就且容你卖一回吧。”常岁宁显得很宽和,她抱着剑坐进椅中,语气随意地道:“说说别的吧。”

察觉到她见曜日剑的愉悦,崔璟嘴角也微弯起。

他跟着坐下去,下一刻,忽听她问道:“崔璟,我们从前是不是见过?”

她说的从前,自然是指她的前世。

崔璟:“……应当不曾。”

“不曾吗?”

崔璟这次的语气更肯定了:“不曾。”

常岁宁心中却仍有疑惑之感难消,可她时有与他似曾相见之感。

她认真想了想,道:“或许你那时还小,尚不记事。”

“……”崔璟听得这个“小”字,无声将身形坐得更端直了些,道:“不会,我自幼……我历来强记。”

是吗?见他不知为何有些不自在,常岁宁颇疑心此人隐瞒了什么,但又找不到证据,且若见过便见过,又不是仇家,有甚可值得隐瞒的呢?

常岁宁疑惑间,只听那人忽然有些没头没脑地道:“况且,我并不曾比殿下小很多。”

“……是吗?”常岁宁一时不解为何他忽发此言。

“是。”崔璟认真与她算道:“殿下早去之际,不过二十三岁,崔某如今也已年满二十三了。”

如此算来,二人“在世”的年纪,所经历的年岁长短,是相同的。

“不对。”常岁宁也认真与他掰扯起来:“可我去年还活了一年呢。”

用现如今的身份活了一年。

“……”崔璟沉默了一下,道:“所以殿下至多只比我多活了一岁而已。”

片刻,他又补道:“但我自幼早慧,家中祖父常说,我比寻常孩童心智早成三岁不止。”

常岁宁愕然,这还是她头一回听崔璟“自夸”,而这自夸之下,透着比他自夸还要稀奇的计较。

所以……他还要再加上三岁,是这个意思吗?

她有些不肯服输地道:“实不相瞒,我的老师也曾这般说过我,我也比寻常孩童早慧许多。”

又摆出权威来:“我的老师乃是褚太傅,他为人甚是挑剔,极少夸人,你当知晓吧?”

“……”崔璟彻底无言。

见他落败下来,反应过来自己未能收住好胜心的常岁宁轻咳了一声,道:“我又不曾与你排资论辈,更无意逼你喊我做阿姊,你非同我计较这一岁半岁的作甚。”

崔璟自我调整心情:“……不谈这个了。”

总之,他当真没有比她小许多。

崔璟在心中再次强调了一句。

常岁宁也就此揭开这个古怪的相争话题,她随口问:“说起来,你竟半点不怕我吗?我是说,你不怕鬼吗?”

崔璟摇头:“我不是魏叔易。”

常岁宁:“……看来魏侍郎怕鬼之事人尽皆知。”

崔璟又道:“况且,在我看来,殿下就只是殿下。”

她就是她,而不必同任何其他身份画上等号。

而他对此早有准备,或者说,早有祈盼——这世间应当无人会去惧怕一个自己祈盼许久,方才终于归来的灵魂。

常岁宁似也想到了此处,她想到无绝与她说过的那些话。

崔璟是她重生的机缘者,是他为她寻回了塑像之玉。

“天女塔之事,要多谢你。”她一语双关,无论是那尊天女像的塑成,还是他曾冒险为她破阵。

他与无绝一同引她归来,却又在察觉到她归来的那一刻,毫不迟疑地选择站在她的身侧,替她一同瞒下她不欲言明的秘密。

崔璟会意:“一切皆不必言谢,当年既领此责,便当有始有终。”

在她未回来之前,他便在守着“她”了。

从前如此,现下如此,日后亦如此,此乃他的使命,或者说是宿命。他一向并不信命,唯独此宿命,他心甘情愿想要认下,并一生臣服遵循于它。

片刻,他认真开口:“殿下此行前路荆棘,崔某愿与殿下同行,愿以手中之剑,同为前路略荡平些许阻碍——”

常岁宁不由看向他:“崔璟,你知我要去何处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