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三国:我真是个书童
  4. 第121章 月旦评杨修
设置

第121章 月旦评杨修(1 / 2)


“什么月旦评啊”赵云在他们走了后,不由得询问道。

“这玩意啊,是汝南郡人许邵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或者“月旦品”。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诸葛秋对这还是有些了解的,只不过让他有些不理解就是“据我所知这许邵早就已经是去世了,而且这月旦点评何来输赢”

“先生不知”郭照正好进来奉茶,听到这话后有些诧异,随即开口解释道。

“这月旦评,如今是有这参会的文人,相互比试,最后得胜者,为月魁,从而将名声传至天下。”

诸葛秋一听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说来说去,还不是读书人争个名头。

“先生若是要参加月旦评,明日便是月初了,文宝阁只怕早就已经是准备场地。”

郭照看着诸葛秋然后提醒道。

“那明天就去凑个热闹,顺便让曹植心服口服。”

诸葛秋大手一挥,正好看看这许昌的读书人,到底都是些什么水平。

曹植回去了以后,立马就派人去把杨修请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德祖,你可来了,明日你可一定要替我出口恶气。”

杨修虽然年长于曹植,但是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和诸葛秋一样,不看曹操的面子。

而且曹植又是个文学分子,杨修也是自持有才,有共同语言,两人交情自然也就不错了。

“公子这是何意”杨修一脸懵逼,不解曹植的意思。

曹植很快就把拜师的事情全部都告诉了曹植。

“公子放心,明日德祖一定替你出这口恶气,这诸葛秋年纪轻轻,仗着丞相的看重,竟然如此无礼。”

杨修立马就明白了曹植的意思,这月旦评自己本就志在必得,如今又能替曹植出一口恶气。

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杨修当然不会拒绝了。

“哈哈,有德祖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据说此人,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所以明日德祖最好能避开诗词。”

曹植见杨修答应了,心里也是高兴,然后想到了什么似的提醒道。

“公子放心,我心里有数。”

杨修自信满满的开口说道,自己三来岁的大老爷们,还不如一个毛小子

“兄长,司马懿呢”

次日,文宝阁里,曹植和杨修到了以后,见曹丕竟然是一个人来,便下意识询问道。

“难道你忘了,你们把仲达给打了,他现在还在养伤呢。”

曹丕看了曹植一眼,仿佛在说,这话你竟然还有脸问。

他们三人正要进去的时候,正好诸葛秋和赵云他们也已经是到了。

“先生来了。”

曹丕对诸葛秋心里也不感冒,不过他不似曹植他们那般,他心思最重,所以还是上前招呼到。

“嗯。”诸葛秋看着曹丕点了点头,很快他就注意到了曹植身边的杨修。

“这就是你的帮手”

“什么帮手,人家也是来参加月旦评的,这可是文人盛事。”

曹植没好气的回了一句,这里这么多人,诸葛秋总不至于动粗吧。

“什么盛事,不就跟月考差不多么。”

诸葛秋不屑的说了一句,每个月都评,多稀奇。

“狂妄,月旦评何等盛事,你竟然如此轻蔑。”

身后有人听了诸葛秋的话后,立马就不悦的怒斥道。

“你又是谁,我说话有你插嘴的地方么”

诸葛秋看了那人一眼,直接是回了一句。

“久闻先生大才,先生对这月旦评,如此不屑,想来必是信心满满。”

杨修这时候则是看着诸葛秋恭维了一句。

诸葛秋看了那人一眼,这曹植请的人,倒是有点意思。

这是给自己拉仇恨啊。

不过自己今天本来就是来赢得,这仇恨也没什么稀奇的。

“算你有眼光,今天我就是冲着第一来的。”

进了文宝阁以后,里面早就已经是搭好了台子。

下面则是布满了位子,左右两侧隔开,其中有一小块还隔了屏风。

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是能听到女子的声音,才子佳人的调调,古人向来都喜欢。

所以诸葛秋一点儿也不奇怪。

先是台上有个老头,在台上说了几句欢迎词和客套话,然后人就已经是下去了。

“不知今日,哪位愿意当先上台”人群里,已经是有人开口了。

“子建兄,子建兄才换横溢,不如子建兄先请”

“哪里,哪里。”这时候曹植倒是谦虚了起来,然后看了杨修一眼。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