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极品逍遥小王爷
  4. 第490章 包围城市
设置

第490章 包围城市(1 / 3)


在无人问津的清江南,江渊的民兵组织日益壮大,随着山上匪徒被剿灭,敌国散兵被擒杀,他手下的这支队伍也逐渐在南清有了名声,冉之闵和魏子清对于这种名声并不看重,他们凡是遇到难民总会像自家少爷一样,给其饭吃,并派出一小股将士来护送他们回到清江南,而有些性格直爽的百姓,受到将士们的感染,当即就决定直接加入民兵组织,让本来就浩浩荡荡的将士队伍,再度添加新的血液。

柔然以及夏国的将士并不了解自家君王为何要放弃清江南这么好的地方,整个南清除了京城之外,就数这个地方最是富庶,他们君王不打也就算了,还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前去找事儿,这让他们很不解,也让他们心中很不爽,特别是魏子清和冉之闵带着民兵前来攻打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度觉得自家君王的脑袋被驴踢了,毕竟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他们再不还手,岂不是要被别人笑掉大牙?

谨记江渊命令的冉之闵和魏子清在平时并不见面,他们两人各自带队二万兵力,加上后勤以及出谋划策的读书人,手下约莫都是二万二千人左右,对于一个山头只有几百人,亦或者一个城中只有敌军将士几十的情况来说,他们这个配置绝对够富裕,即使手下都是没没什么经验的百姓,但他们人多啊,即使用人头砸,这些人也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当然了,魏子清和冉之闵并不是这种无脑将军,他们尽可能先用权劝降的方式,尽量不伤一兵一卒,江渊曾和他们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策。

其实大多数的山贼匪寇都是懂的审时度势的,毕竟他们许多都是为了活下去才上山做了那剪径蟊贼,如今被人攻打,并且毫无胜算,谁也不想说丢了性命,为了活着而投降,对他们来说不丢人

读书人有自己的气节,说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或者为了那名声坚持己见,可以付出性命来,敌国将士本就和南清处于对立面,上有命令君王在心头上压着,他们自是不敢随便反叛加入敌军阵营,所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剿匪顺利异常,进城必须战。

柔然将士因为自己君王在京城的遭遇而变得有些怂,每次冉之闵在城下叫嚣之时,对方只要自报家门说是柔然将士,让心中总是有些心疼接下可能会死去的民兵,常言道:“哀兵必胜”,刚果王子在京城被人算计的无路可退,又被自己的盟友反叛,作为其手下,心中有不爽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也是晦气,一连打下三城,都是柔然将士占领的地方,这让他手下民兵至少多死了二百人,夏国占据南清城池的人数并不多,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几个,即使有夏国人占据的城池,其中兵力也不会超过一百,这种现象是经过他们两个总结得出的,魏子清幸运一些,遇见夏国将士守城之后,对方一看这边人山人海,当即就弃城而逃了,很少有愿意留下来和他们对战的,这也让二人对夏国将士的这种有眼色行为深感欣慰。

在经过半个多月的作战之后,魏子清和冉之闵各自找了一个城池歇脚,然后将他们的战况让后勤兵统计完毕快马送回清江南去,其中二人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柔然人的残暴行为,因为他们二人都发现,只要是柔然人占据的城池,城中百姓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非人折磨,而被夏国将士占据的城池则要好上很多,本来他们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可夏国将士的行为确实让他们有些琢磨不懂其中缘由了。

柔然人的实力一直都是很强,近十年来,他们扮演的都是上贡南清的角色,夏国在这方面和柔然差不多,但夏国的骨头比较硬气,即使被打的抱头鼠窜,也没有说要给南清上贡的事情,在是一个国家气节的表现,从中也能看出来一些为何柔然人戾气更重。

拓跋列星并没有随着郝连恭前往京城,那个地方他们夏国打不起来,大部队不在,并且他们此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南清的疆土,因为亲自见过江澜以及江渊大军压境,所以他们比柔然突厥更加清楚南清的国力是个什么水平,毫不夸张的说,只要那南天子愿意放下身段,再次请神威将军之子担任一次大将军,他们和柔然,突厥三国加起来都不是对手,那个名为火雷的物件,随便一扔就能要几十人的性命,当两国交战人数上不再是优势的时候,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可值得拿出手的地方?而且话说回来,他们夏国的将士在南清的本就不多,他们可汗以及可汗胞兄各自带了一些将士分头行动,现在和江渊手下的将士对上,绝不是明智之举,他们夏国的打算从来就不是能够拿下南清让李清平拱手称臣,毕竟这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满目疮痍的城池和受尽虐待的百姓都是柔然人干的好事儿,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抛尸老幼,这一桩桩一件件丧尽天良之事,全部拜柔然人所赐,冉之闵和魏子清并不算是正经将军,可他们的家国情怀却比一般人重的多,或许就连江渊也比不上,他们对南清这片土地的深沉感情。

远在清江南的江大公子收到了二人的消息,对于二人收复失地的行为他没有发表见解,毕竟是民兵组织,有想要回归自己生活的地方,看不惯自己亲人受苦,这种心理他能理解,所以他传信回去,让二人放开手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