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时代之巅
  4. 第2520章 肩膀
设置

第2520章 肩膀(2 / 2)


国外的公司,可能有一百个、一千个方案可供选择。

国内就不行了。

数来数去,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也就是BAT这么三家。

那就只这三家斗就行了。

干嘛放开机会,允许更多的竞争者出现?这自然而然的就会在技术上对行业的同步发展形成遏制。

周不器其实一点不担心。

紫微星就算开放,也不会存在风险。

却不好用这个理由去说服大家。

周不器就缓缓的说:“那都是过去了,时代在变化。就像王建博士说的,过去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的确是没有自研,这是现实。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担心不是没有自研,而是过度自研,会造成行业的极大浪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有点没头没脑了。

只有论点,没有论据?

周不器道:“过去这十年,国内有几十万IT工程师去美国留学了,这是最大的变量。这可跟过去的互联网行业不一样了。以前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找几个技术员,摆个草台班子就创业了,都是土八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海归的留学生,就会带来最大的改变。”

贺阳深以为然,“嗯,新时代的年轻人的确不一样了,他们的思维更西化,国际视野也更好。”

周不器道:“对啊,说的不就是嘛!这些人都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他们见过世面,知道全球的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知道硅谷巨头的样子,也知道硅谷科技公司们分享出来了哪些行业资源。如果紫微星不提供肩膀,那他们一定会去硅谷寻找靠山。”

张一明渐渐地也跟上了周大老板的思路,缓缓地说:“就像支付工具。如果紫微星不放开,那国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就要去苦哈哈地做自研,去做重复造轮子的事,会有巨大的浪费;可一些留学回来的海归就不一样了,他们更聪明,更有国际视野,直接去硅谷找解决方案了。最后行业里剩下的就只能是这些海归派。”

这话可真是一语中的。

前世国内移动互联网里在BAT的夹缝中冲出来的一批新兴公司,基本都是这个路数。

周不器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假设……我们假设一下,我们不开放微信支付,让同行们都去自己想办法。死掉的那些不说,就说那些活下来的。不管他们是自研活下来的,还是靠盗窃知识产权活下来的,又或者找外援靠着硅谷的帮忙活下来的,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他们会对紫微星有抵触心理,甚至是仇恨心理!”

贺阳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反应过来这个关键又敏感的问题,沉声道:“没错,就像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对BAT的……厌恶!”

程秉皓后知后觉地说:“过去这几年,紫微星工程院给同行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帮助,这恰恰也是紫微星在行业里好感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