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六朝传道
  4. 第八百二十七章 土地
设置

第八百二十七章 土地(2 / 3)


经是六朝国力最强,大敌吐蕃也已经被攻灭,那么大唐的前路在哪呢? 李世民转过身去,看向身后的那张占据了整个墙壁的地图。 上面大唐的疆域每一寸李世民都了然于胸,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长孙无忌也走了过来,看向李世民,两人一起把手指向了一个地方:西域。 君臣两个相视一笑。 --- 秋风萧瑟,细雨连绵。 凄冷的风吹动着街道上被打湿的枯叶,一股深秋的寂寥,回荡在往昔繁华的街道上。 清河公主的私家道观,一间大堂内,供奉着三个神像。 仔细看去,第一个神像位于中间,手持巨斧,雄壮高大。 在他左边,是一个衣带飘飘的仙女,右边是一个笑吟吟的少年道士。 若是有正经门弟子在,一定会惊奇不已,这不就是自家山门里的三圣么。 正经门三圣,曾经一度是世人嘲讽的对象,因为他们供奉了:盘古、九天玄女 这两个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第三个,供奉了自家掌教。 这种公然把自己和盘古、九天玄女并列的做法,让人觉得他实在是太自大了。 但是李渔丝毫不以为意,这就是他的道心,从来不管别人怎么嘲笑。 李渔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足以个盘古与九天玄女并列,一旦成功了更是如此。 在这个小的“三圣殿”内,正经道长正在打坐。 自从上次李渔大义凛然,没有对甄宓下手,彻底让清河公主折服了。 她没有想到,还有这么高尚的人。 虽然她是个女儿身,但是也完全可以明白甄宓美到了什么地步,他本来以为没有人能够拒绝这种好事。 正因如此,她开始崇信正经道,并且几次三番提出要加入正经门。 这可是曹操的女儿,李渔没有轻易收下,而是去给曹操打了个招呼。 谁知道曹操一拍大腿,乐呵呵地催促他赶紧收徒。 无奈之下,李渔只好收下了这个徒弟。 他对于收徒,其实没有六朝中其他人那么死板。 收徒,不过是传自己的道的一种方式。 李渔无时无刻不在传道,收不收徒只是形式问题。 清河公主大喜,她本来是被迫嫁给夏侯懋,此时干脆就以出家为名,直接在外面建了一个小道观,轻易不回驸马府了。 李渔带着石秀也暂住在这个地方,如今他已经站到了大魏道观的对立面,再借宿在道观内,就不合适了。 大魏的道门和门阀几乎是一体的,虽然李渔对山世远做出了警告,逍遥观也确实没有下场,但是李渔知道根本不管用。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赵福金的朝廷和正经门一样,看上去是分离的,实际上是一家。 凄风苦雨中,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员铁塔般的战将,护送着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 来人一跺脚,脱下蓑衣,大声道:“这时候的秋雨,浇的人心烦意燥,常让朕想起当年败走赤壁的狼狈。” 他脱去蓑衣之后,坐在一个蒲团上,看着李渔说道:“那些门阀如今不知道听了谁的话,跟朕玩起了缩头术。他们把家产分割,然后潜伏起来,做出一副任人处置的可怜模样,道长以为有何法子可用。” 李渔睁开眼,看了一眼曹操身边的许褚,后者虽然不苟言笑,但是看到李渔的笑脸,还是客气礼貌地呲牙一笑。 从这个咧嘴笑里,李渔便推测出,曹操八成给了他一颗不死药。就算是李渔也不禁佩服,曹操还真舍得给手下,不给亲卷。 事实上,六朝之中,就没有一个皇帝是给子女后妃的。 他们无一例外,都把不死药赏赐给了忠心耿耿而又能力超群的臣子。 李渔眼睛一动,屁股坐在蒲团上,身子却微微朝前一倾,低声道:“还真有一个办法。” “说来听听。”曹操兴奋地问道。 正经道士给他的提议,往往是惊世骇俗的,但是仔细一想,却又有可行性,而且十分高效。 他的思路,不同于任何一个谋士,曹操不缺少谋士,他缺少的就是李渔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李渔自己也不太确定,但还是十分诚恳地说道:“这一招厉害无比,就看陛下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曹操没有轻易许诺什么,而是一抹眼皮,道:“说来听听。” “丈量土地,均分于民。他们不是把田产给了下人要躲过陛下的清查么?那就鼓励那些下人举报,举报者可以多分。把这些门阀的土地一分,贫道真不知明年陛下能多收多少的税粮。” 曹操长舒一口气,他确实不敢轻易下决定。 这个提议,也太疯狂了。 不过仔细一想,这一条看似荒唐的提议,也有合理性。 以前大魏的层级是这样的:皇帝管理大臣,大臣管理百姓。 这相当于,自己带着百姓们,造了一次反。 但是不得不说,只要扛过这件事的反噬,将来确实会有极大的回报。 拿到自己土地的百姓,首先他们就脱离了世家的私奴的身份,成为大魏的一份子。 他们会为大魏交税,会为大魏服徭役,会为大魏提供兵源。 李渔看曹操有些心动,便继续循循善诱,说道:“如此一来,漫说他们把田产分给私奴,就是分给他二叔三舅,也会被人全部举报吐出来。” “莫看小民好欺,在他们的眼皮底下,门阀可藏不住任何的秘密。” 曹操眼神逐渐犀利起来。 李渔突然感到一阵紧张,难道他真的会采纳么? 如果是真的,或许六朝的格局,将会再次发生改变。 李渔丝毫不怀疑这一条的厉害,因为它还有个别称,叫做:土地革命。 一旦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种自家的庄稼,那么汉人骨子里的辛勤和踏实,将会慢慢被激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