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文明破晓
  4. 第210章 白俄临时政府(十一)
设置

第210章 白俄临时政府(十一)(3 / 3)


的。尤其是中国最强大的军阀何锐与苏俄有着漫长的边境线的当下。 列宁同志深谙国际政治,对于帝国主义那套更是无比了解。正因为如此,经过很深刻的思考后,列宁同志认为如此对付何锐只会引发敌视。 现在的何锐看上去还很弱小,但是何锐并不软弱。最重要的是,何锐是一个现代的政治家,而不是中国境内其他的政治势力那般,还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政治理念支配下。 到现在为止,何锐只是不肯出卖中国的利益。如果苏俄把何锐逼急了,何锐为了统一中国,很可能对帝国主义做出巨大的让步。更极端一些,如果何锐被民族主义控制,转而变身为帝国主义的打手,与苏俄开战,其威胁绝不会比现在的波兰更小。 眼前的波兰已经够麻烦了。 想到这里,列宁同志问道:“斯大林同志,与波兰的谈判进行的如何了?” 如果是托洛茨基委员承担着战败的责任,面对这个问题,一定会坐立难安。甚至会勃然大怒。但是列宁同志看到斯大林委员的脸上只是划过痛苦的表情,巨大的痛苦只是对斯大林同志造成了这么一点程度的影响而已。 人如其名,斯大林委员简直是钢打铁铸的革命者。 在很短时间内已经整理好心情的斯大林委员答道:“报告列宁同志,我并不认同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对于军队的指责,这绝非是单纯的军事失败……” 苏俄与波兰战争的失败在苏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前景。 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而该方面军政委斯大林在1920年9月23日专门做了声明,阐述他对战争失败的看法以及解释他的责任。 列宁同志的确是有些左右为难的。面对战败的事实,列宁同志不得不承认,战争失败可能是犯了战略错误,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失败主要还是主观原因。 与会的大多数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捷尔任斯基、布哈林、加米涅夫、斯大林等都持上述观点。 即便会议结束,列宁同志还是有些意难平,这种和稀泥般的解释并没有触及事情的本质。 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何锐对俄波战争的‘三必胜,三必败’,已经从军事上解释了战争的进程。 到现在为止,只有方才会议上斯大林同志对于‘彻底干掉波兰旧社会精英才能真正改造波兰’的评述,才令列宁同志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一针见血。 而斯大林同志此时正把两者给结合起来,他认为,如果战争前期快速胜利后,红军如果稳固后勤线,并且彻底肉体消灭占领地区的波兰旧精英分子,并且快速组建起新的波兰地方民众政府,就能够避免战争的失败。 正因为专注于军事胜利,苏俄红军才遭到了彻底失败。红军解放的波兰地区民众虽然没有公开反抗红军,但是依旧受到当地的波兰旧精英们的巨大影响。这才导致了红军失败后立刻处于四面皆敌的局面,最终彻底战败。 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没有能够全面结合,把政治胜利寄予在波兰人民的自发支持上,与军事胜利的威慑之上,是战败的真正原因。 斯大林同志讲述完毕,列宁同志正在整理思路。不等列宁同志开口,斯大林同志却继续开口了,这让列宁同志决定继续听下去。 斯大林委员声音沉稳,“列宁同志,我有些理解您对于何锐的态度了。” 列宁同志很满意。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都无法解决何锐,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既然如此,苏俄就没有理由与何锐采取对立。 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必要与何锐合作。至少在越飞委员与何锐的接触中已经能确定,何锐非常清楚,中国的解放的主要敌人之一就是英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